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城雪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城雪戶
木城雪戶
原文名 木城 ゆきと
出生 (1963-04-27) 1963年4月27日(61歲)
  東京
逝世 2018年11月3日(2018-11-03)(55歲)
知名作品 《氣怪》
《怪洋星》
《銃夢》
《銃夢Last Order》

木城雪戶,男,1967年3月20日生於日本東京,著名漫畫家。他對繪畫發生興趣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剛懂事的他只會畫怪獸,第一次畫漫畫用的是厚紙板,登場的全是怪獸。主題是"殺氣"和"戰爭"。小學時期用原子筆畫了很多漫畫。念中學後買了畫筆和墨水,可惜沒耐心,所以一部作品也沒完成。念高中後才開始認真畫漫畫。這時期的他畫了大量有關怪獸和機器人之類的漫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木城雪戶

外文名稱

木城 ゆきと

出生地

東京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星 座

雙魚座

血 型

O型

代表作品

《氣怪》,《怪洋星》,《銃夢》,《銃夢Last Order》

主要成就

1983年15回小學館新人漫畫大獎

職 業

漫畫家

出生日期

1967年3月20日

別 名

    KISHIRO YUKITO》

人物簡介

木城雪戶/Yukito Kishiro(木城ゆきと,又稱木城幸人;1967年 3月 20日-),出生於東京都,興趣為電視主題曲與怪奇事件收集。其作品以宏偉的世界觀及精細的SF描寫而為人稱道,善於描繪複雜的事物與人體動作,風格凝厚大氣。木城雪戶的作品不多,代表作為《銃夢》。

代表作

時間 作品名稱

1984年 《氣怪》

1988年 《怪洋星》、《飛人》

1989年 《大·摩人》、《未來東京 HEADMAN》

1990年 《宇宙海賊少年團》

1991-1995年 《銃[GUNNM]夢》

1995-1996年 《灰者》

1997年 《銃夢外傳》、《飛人》

1998年 《アクアナイト》、《銃夢~火星の記憶》、《銃夢豪華本》

人物生平

1984年,年僅17歲的木城雪戶以短片漫畫《氣怪》入選第15回小學館新人賞。木城雪戶也因此堅定了成為職業漫畫家的信心。經過不懈努力,他的《怪洋星》、《飛人》(均為1984年推出)等都受到好評。

此後的一段時期木城雪戶一直沒有比較好的創作靈感,遲遲沒有拿出佳作,被輿論界認為江郎才盡。直到1992年,木城雪戶才迎來了漫畫創作的新階段,他的力作《銃夢》開始在《BUSINESS JUMP》(集英社的一本漫畫雜誌)上連載,並引起轟動,既而此作又以漢語、英語、泰國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在世界七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木城雪戶以驕人的成績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漫畫才能。

木城雪戶同大友克洋、士郎正宗等日本畫家一樣,以宏偉的未來末世紀的場境、冷酷誇張的機器與人類的造型,在大陸新一代的卡通畫手身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相對於大友克洋和士郎正宗,木城雪戶更為國內畫友們所熟知,因為其代表作《銃夢》的頭三卷的盜版書曾在市面大量發售。可惜盜版書商工作不徹底,故事情節被攔腰截斷。與其他日本漫畫家相比,木城雪戶筆下的機器人更加粗獷,身上布滿了銹痕和粗糙的螺釘、線路,似乎年久失修,又似乎是十九世紀蒸汽時代的產物,與士郎正宗筆下那光潔、優美、充滿時代感與精良感的機器人相比(順便說一句, 這種機器人外型一看知是日貨),木城雪戶的機器人幾乎是頭野獸,起碼不像日本人。《銃夢》就是這樣一個從風格到內容都充滿悲涼的作品。木城雪戶是個很奇怪的畫家,與其他日本漫畫家相比,木城雪戶用網很少,百分之七十的畫面效果依賴手繪,而且畫得極精美,尤其是機器與鋼鐵,用網全部刮出肌理,刀法之均勻細膩,令人吃驚。可見其運用網點的技術絕對一流,真正做到了少而精,這一點許多認為網紙+分格=漫畫的畫友大可借鑑。木城雪戶是少見的,極具實力的青年漫畫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師夷之長以制夷" 。同志們,讓我們大踏步地前進吧。

《銃夢》

木城雪戶的作品中大家最熟悉的要算《銃夢》了吧!當時看的是國內出的薄薄的8本,且作者的名字還被張冠李戴了,木城雪戶的大名我還是後來有幸了解到的。雖然只有8本,但已經足夠讓蟲蟲深陷其中的了,其實我對SF這類作品看得是比較少的,也難評判出個所以然來,(看之前還想這種作品迷住我那個在國內寫科幻小說已經成名的朋友趙海虹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我這種對科幻興趣不大的人就...最初就是抱着打發無聊時光的心態看的)自己也弄不清怎麼會被吸引。看這部作品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蟲蟲至今也沒能找到後續部分,如果哪個朋友看到有這套書的完整版賣的話可一定要告訴在下。

《銃夢》是一部哲理性十分強的漫畫作品,內容也有些暴力。它保持了木城雪戶一貫的SF風格--主觀的抽象和客觀的具象交相輝映,以精細的環境製作造成強烈的畫面印象。木城雪戶的作品與其他人的SF漫畫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筆下的機器人充滿着原始野獸般的粗獷魅力,另外他的作品充滿着悲涼感。《銃夢》真正震撼我的地方在於作者對宏大的場面描繪得十分細緻,畫面大量運用黑、灰,白的對比效果,體現故事內容本身要表達的灰暗、悲涼氛圍。看這部作品是需要用心去體會它所蘊涵的深刻哲理。

漫人心語

基本上只要創作我都喜歡。插畫和模型都給我一種停止時間、創作世界的喜悅。因為我很貪心,所以一定要有表現故事的時間流動。雖然最符合理想的是電影,但是因為窮,所以對於 花一個人的力量也可以做出電影效果的漫畫,也是比較喜歡的。 接下來要說的是屬於意識方面的話。別人的畫覺得"很漂亮"時,千萬不要照着描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按照腦中的印象自己努力畫出來,才會有自己的風格和味道。不只是在畫圖。還有故事、創造角色等都要用這種方式,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漫畫技巧跟實踐(實際運用在作品上)就是最好的練習。

對我自己而言。"SF"是表現思想、哲學的娛樂手段。但是,在日本,卻有不像文壇的"SF 壇"的世界。我對"SF"的定義可能跟他們不一樣。可是我還是要堅持畫自己的"SF"。在現有的價值觀或是概念下,我的想法可能是瘋狂的。

在想作品草稿的時候,我會聽一些不妨礙思緒沒有歌詞的配樂(電影原聲帶)。若是有唱歌的,曲調也要是非常輕柔的(流行西洋歌曲)。可是,在畫圖的時候是以體力為主,所以,通常都會聽搖滾歌曲或是重金屬歌曲以振作精神。在截稿之前,常聽一些以前的卡通音樂或是英雄片的主題歌,口中哼着音樂。工作很快就會完成。

如果你想真的成為漫畫家,內心就要有孤注一擲的想法。一定要自我暗示"自己的才能還在沉睡、自己還可以畫得更好。"相信自己。一定要經常研究"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傳達給讀者什麼?"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成為漫畫家,還拚命地畫漫畫是很辛苦的。

參考文獻

木城雪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