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地處龍陵縣西南部,東與平達鄉、臨滄市鎮康縣勐捧鎮相鄰,南與緬甸果敢隔江相望,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中山鄉接壤,北與象達鄉相接,行政區域面積234.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戶籍人口為9465人。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平戛土舍;1984年4月,改木城區;1987年12月,改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截至2020年6月,木城彝族傈僳族鄉轄2個社區、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木城村。 2019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 [1]

位置境域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地處龍陵縣西南部,東與平達鄉、臨滄市鎮康縣勐捧鎮相鄰,南與緬甸果敢隔江相望,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中山鄉接壤,北與象達鄉相接, 行政區域面積23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地處怒江下游北岸、高黎貢山山脈南端的光坡山脈,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最高點位於大滾塘,海拔2721米;最低點位於萬馬河口,海拔535米。

氣候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四季溫差小、乾濕季分明、垂直變異突出。境內分高寒氣候帶、中溫帶、亞熱帶三種氣候。海拔1800米以上高寒山區,年平均氣溫14.7℃,極端最高氣溫32.8℃,極端最低氣溫-4℃,無霜期年平均233.5天;海拔1200—1800米溫帶地區,年平均氣溫18.7℃,極端最高氣溫35.2℃,極端最低氣溫-1℃,無霜期年平均305天;海拔1200米以下熱谷地區,年平均氣溫21.8℃,極端最高氣溫38.5℃,極端最低氣溫4℃。境內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文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境內河道屬怒江大流域,怒江從蘆根河口流入鄉境,由萬馬河口流出芒市中山鄉,河道長19.7千米,為中緬國界線。境內有蘆根河、公養河、中漲河、萬馬河4條主要支流匯入怒江,全長86千米,流域面積388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地震、旱澇、風災、冰雹、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滑坡體位於中漲河流域,滑坡帶分屬魚塘埡口村弓背山組、老滿坡組麥地埡口組1976年龍陵發生7級大地震,中漲河兩邊山體受損,滑坡面逐步擴大而無法控制,致使整個中漲河流域兩面出現大面積滑坡,滑坡造成中漲河泥石流泛濫,對下游山體的沖刷,導致弓背山寨子東、南兩面山體嚴重受損,促成弓背山滑坡體的形成。

自然資源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境內已探明弛下礦藏有銅、金、鉬、錫、鉛鋅、石灰石、黃龍玉等,礦藏儲量不明,尚未開採,森林資源主要樹種有雲南松、雜木林、西南樺、旱冬瓜等,活立木蓄積量94萬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總人口8991人。另有流動人口33人,總人口中,男性4965人,占55.2%;女性4026人,占44.8%;14歲以下1438人,占16%;15—64歲4945人,占55%;65歲以上2608人,占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560人,占61.8%;有彝、傈僳、傣、景頗、回5個少數民族,共3431人,占38.2%。超過800人的少數民族有彝、傈僳2個民族,其中彝族245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1.5%;傈僳族898人,占26.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9‰,人口死亡率5.08‰,人口自然增長率6.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39人。 截至2019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戶籍人口為946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完成財政總收入1057萬元,比上年增長29.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13萬元,比上年增長29.3%。農民人均純收入3858元。 2019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

農業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億元,比上年增長4.9%。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糧食作物以小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986噸,其中水稻1912噸,小麥93噸,玉米221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烤煙、茶葉、咖啡、蔬菜等。2011年,甘蔗產量3.8萬噸;烤煙產量632噸;茶葉產量190噸;咖啡產量107噸;蔬菜種植面積3099畝,產量2354噸。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大牲畜、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1.6萬頭,出欄6804頭;羊年末存欄9850隻,出欄6488隻;大牲畜年末存欄4492頭,出欄162頭;家禽年末存欄3.3萬羽,出欄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070噸;畜牧業總產值2903.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8980畝。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農業機械4904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甘蔗、烤煙、咖啡、石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木薯、芭蕉、南瓜、木瓜。

工業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形成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50萬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7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小學5所,在校生645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8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544.4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5個,村民小組黨群文化活動室7個;民間文藝隊伍3支,會員100多人。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2011年末,「村村通」用戶505戶,有線電視用戶291戶;有線電視覆蓋率13%,村村通電視覆蓋率23%。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體育場地10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職工體育運動會、學生冬運會。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120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個;病床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1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55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5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620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8‰、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9戶,人數106人,支出2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61戶,人數2229人,支出182萬元;城市醫療救助160人次,支出27.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620人次,支出19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000人,參保率98%。

參考來源

  1. [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