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
來自圖行天下的圖片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

中文名稱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

位 置 :朝鮮

喜愛食物 :牛肉、雞肉、海鮮及狗肉

民間釀製 :米酒、清酒、濁酒

朝鮮族的飲食文化,朝鮮族的主食以冷麵和米糕見長。盛夏,朝鮮族家家都吃冷麵,即使是冬天冷麵也會得到許多人的青睞。這種冷麵是用蕎麥粉和澱粉軋成的,有的也用白面或米麵。麵條壓成後,直接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涼,撈出後加上牛肉、狗肉、蛋絲、辣椒芝麻香油、蘋果梨絲等,再澆上一些狗肉湯。吃起來甜里有酸,香里透辣,清涼爽口。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時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顧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來的。打糕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後用木棰在木臼里打成糕團,有兩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時左右,然後取出切成片狀,放上小紅豆沙面,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嘖嘖有味。[1]

米酒

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製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不過千萬不能貪杯,這種米酒開始喝的時候度數不大,但它卻後勁十足。而且和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着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

朝鮮族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它是冬季的主要副食品。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與滿族的習俗相反,朝鮮族是一個愛吃狗肉的民族。他們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用狗肉來烹製菜餚,是朝鮮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

文化知識

  •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遼寧省丹東地區。朝鮮族比較講究衛生,講究禮貌,特別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稱讚。
  • 朝鮮族聚居區盛產大米,主食以米飯為主,其次是冷麵和米糕。米糕的品種多,有打糕、切糕、發糕等。朝鮮族口味以咸辣為主,鹹菜品種豐富,式樣美觀,非常可口。辣椒是每個朝鮮族家庭必備的調味品,朝鮮族嗜辣,決不比四川、湖南人遜色。
  • 朝鮮族的飲食特點之一是每餐必喝湯,最講究的是湯濃味重的濃白湯。常用於吊湯的原料有牛肉、雞肉、狗肉、兔肉等。
  • 朝鮮族的烹調方法以煎、煮、炒、氽、烤等為主,菜餚多清淡、軟爛、爽脆。朝鮮族對豬肉的消費量相對較少。朝鮮族不喜歡吃羊肉、河魚,也不喜歡吃饅頭。朝鮮族喜歡吃狗肉、牛肉、雞、蛋品、海味、大醬和泡菜等。常以狗肉招待客人,狗肉的食法極有特色,將煮好的狗肉撕成絲,配以蔥絲、薑末、蒜末、香菜、精鹽、熟芝麻,食之不腥,香辣爽口。
  • 延邊的飲食受朝鮮族飲食文化的影響已形成了自己獨特風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漢族也十分喜愛朝鮮族飲食。
  • 朝鮮族日常菜餚常見的是「八珍菜」和「醬湯」等。「八珍菜」是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八種原料,經燉、拌、炒、煎製成的菜餚。「醬湯」的主要原料是五花肉、小白菜、黃豆芽、土豆、海帶、豆腐、平菇、西葫蘆、尖辣椒等,以朝鮮族的大醬代鹽,不加也不用豆油暴鍋,加水直接燉熟,不加味精,即可食用,在延邊有個說法:「三天不喝醬湯,渾身就沒勁」。

蘋果梨

延邊的蘋果梨是1921年從朝鮮引種6棵梨的接穗,與龍井市桃源鄉小箕村的耐寒山梨嫁接而成的,果形扁圓,果面帶有點狀紅暈。酷似蘋果,故名蘋果梨。1985年農牧漁業中召開全國蘋果梨的檢評會,延邊蘋果梨被評為全國第一優質梨。

鹹菜

鹹菜是朝鮮族喜愛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蘿蔔,黃瓜,芹菜等為原料,洗淨後切成片,塊,絲,用鹽滷上,然後再拌以芝麻,蒜泥,薑絲,辣椒麵、香菜面、味精、糖稀、蝦醬等多種調味品,輕微發酵。

打糕

朝鮮族傳統食品之一。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一。

鬆餅

鬆餅形狀如餃子。是先將和好的加有土豆澱粉的米麵擀成小面片,再把拌有芝麻、棗、核桃、松子仁、糖的小豆餡包在裡面,放到鋪滿松樹葉的籠屜上蒸熟而成。

冷麵

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麵。冷麵的主料為白面,蕎麥麵和澱粉。

狗肉

狗肉是朝鮮族喜歡吃的肉食。一般都是大塊地吃,過去多在三伏天吃,認為熱天吃了能滋祉身體。

延邊烤牛肉

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片,加冰醋、朝鮮族醬油、蒜末、洋蔥泥、西紅柿泥、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淹制四個小時,另備海鮮醬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烤,蘸調料後來吃,烤牛肉外焦里嫩、酥香甜辣。其中洋蔥泥、西紅柿泥、白糖、胡椒粉的使用是增色生香的要點。

耳明酒

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此酒以加工大米時產生的碎米釀製而成,每十公斤白酒,配五百克松茸、二百克蜂蜜,五十克菊花浸泡而成。

五穀飯

朝鮮族吃五穀飯由來已久。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分別堆放到悶鍋里做成五穀飯吃。鄉間還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一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當地特產

人參

「東北三寶」之首,為百草之王,根莖白胖,多須。分野生和人工培育兩種,野生的稱為「野參」。

貂皮

貂皮素有「皮毛之王」之稱,以能禦寒、保暖性強、不沾水等特點而成為皮毛中的上品。貂皮可分為紫貂皮和水貂皮兩種,其中又以紫貂皮較為名貴。紫貂生長在長白山林海中,外形酷似家貓,性情古怪,難以馴養。已成功育養了紫貂。其皮毛多為褐色,既輕柔又結實,毛絨豐厚、色澤光潤,華麗美觀。天然紫貂是國家一類珍貴野生動物,禁止獵殺。

鹿茸

鹿茸是指雄鹿初生的嫩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長白山盛產梅花鹿,每年春季鹿角都會脫落下來,夏季再重新長出新角,新長出的角非常柔軟,表面布滿茸毛,所以名為鹿茸。鹿茸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的功效,此外,鹿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貴的滋補藥材。

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中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松花石制硯

始於明代末年,推重於清朝,康熙帝還封它為「御硯」。

根雕

用長白山木本植物根、杆、瘤、枝椏等部分,製作的手工藝品。[2]

禮節

朝鮮族人民注重禮節,崇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這裡和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轉到側邊,切不可面對着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晚輩對長輩必須用敬語,吃飯時長輩動筷後其餘人才能就餐。父母誕辰60周年這一天,女子們還要為老人舉辦「花甲宴」。宴席上,子女親戚歡聚一堂,老兩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裝的子女以輩分長幼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

歌曲

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紅太陽照邊疆》等。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

相關視頻

一生當中必吃一次的朝鮮族爆款美食,你都嘗過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