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照東窗(劉秀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月照東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月照東窗》中國當代作家劉秀清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照東窗

說來也怪,看到月亮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要不怎麼會有「月是故鄉明」的句子呢!月光下朦朧的記憶里,總會飄忽着家鄉的影子;月亮映照下的清夢裡,也總是講述着家鄉的故事,這就是無法割捨的家鄉情結。

1983年的春天,是一個特別需要我記住的季節,因為我們家買了一台電視機。那個時候,每當月上東天的時候,家裡就特別熱鬧,街坊鄰居仨一團兒倆一夥兒地去我家看[電視。[]]

在農村,我們家有電視還屬於比較早的,這得益於母親的裁縫攤兒。那是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電視機,石家莊生產的,牌子是「星宇」牌的,烏黃色的木頭殼,搬着挺沉。電視有十二個頻道,其實真正有圖像的只有三個頻道。

我十分渴望有這麼一台電視,因為這樣就不必東跑西顛去別的地方看電視了。我最早接觸電視大概是在七十年代初,那時,村後馬路東北角的棉花加工廠有一台,我和小夥伴們扛着凳子走三里地的路,來到廠子門前的廣場上。那黑壓壓的人群把整個廣場圍得密不透風,最後邊的都是站在凳子上看。我們轉着圈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個站在凳子上才能看見電視的地方。在五十米開外的廠門口,放着一個箱子一樣的東西,裡邊發出藍幽幽的光。電視的聲音我們能聽得見,影像中的小人兒,看不太清楚,因為離得太遠了。1980年,正好是審判「四人幫」的時候,我們村里買了一台十七英寸的黑白電視,晚上在學校大院裡看,這就好多了,不像加工廠那裡那麼多人。記得那時候除了看審判「四人幫」的節目,還放了不少國產的電影片。

電視好就好在每天都可以看,每天都可以看不同內容的片子。對於家裡能有一台電視機,當時是不敢奢望的。改革開放以後,日子逐漸富裕起來了,也慢慢有了買電視的想法。所以,當家裡真的有了電視,激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時候正趕上演電視劇《霍元甲》,每天晚上都是滿滿的一屋子人,所以我們的晚飯是必須早點吃。那時的電視信號不好,老是有不少雪花,這要靠在外邊不斷地調整高高的天線,來達到最佳的影像效果。不過,大家似乎也不是太在意有多麼的清晰,只要能看見圖像就能將就着看。對於每天晚上的這種熱鬧,我們一家人都不會在意,其樂融融的場景增添了不少的溫馨。有婦女們納着鞋底兒的,有下工晚了拿着窩頭啃的,有嘀嘀咕咕拉着家長里短的,把三間屋子的客廳擠得嚴嚴實實。

[1]

作者簡介

劉秀清,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