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曰字樓女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曰字樓女館
圖片來自blogspot

曰字樓女館英語: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又稱女仔館女書館,是香港19世紀中葉一所隸屬於聖公會的華籍女子學校,於1860年由聖公會會督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創立,館址在西營盤般含道東邊街交界(今般咸道官立小學),1868年停辦,於1869年原址成立了曰字樓孤子院英語: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成為孤兒、歐籍、華籍和混血兒童提供教育的寄宿學校

說明

曰字樓女館曰字樓孤子院同是拔萃男書院協恩中學拔萃女書院這三所香港聖公會學校的歷史淵源[1]

中文校名

英文1860年代英屬香港唯一的法定語文(直至1974年中文才成為另一法定語文),而該校檔案紀錄亦以英文為主,因此中文校名在早期文獻中罕見記載。

英文名稱 "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 意譯為「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其他非官方中文校名可見於1860年代"Hong Kong Directory"(譯名《香港索引》)稱該校為女仔館女書館,唯港英政府於1878年刊登的"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譯名《轅門報》,現稱香港政府憲報)稱該校為曰字樓孤子院,1879年"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又稱之為曰字樓男女館

名為曰字樓,蓋因般咸道校舍呈「曰」字形,「曰」為「子曰」之「曰」,而非「日月」之「日」。

校史

1860年,曰字樓女館由維多利亞教區會督及聖保羅書院首任校長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與英國遠東女子教育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由羅便臣總督夫人(Lady Robinson)擔任贊助人。根據法規,創校宗旨在「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學生的未來規劃方面,校方希望將之訓練為英文教師與傳教士,日後則可選擇與聖保羅書院的畢業生成婚。當時香港的聖公會學校以聖保羅書院最具規模,但皈依基督教的華籍男生畢業後往往面臨與同族「異教」女性婚配的問題。曰字樓女館的設置,正是希望紓解這個窘況。

校董會本擬聘請英國Susan Baxter女士為校長。然白思德抵港後,發現該校宗旨與自己的認知有落差,因此並未赴任,自行開辦了三所學校(Baxter Vernacular Schools)。1862年,伊頓女士(M.A.W. Eaton)被聘為曰字樓女館校長。前此,校董會於般咸道購入一塊稻田,籌建一座水泥校舍,亦於該年落成。教學、寄宿及校內一切活動都在這座校舍進行。

儘管伊頓女士等恪盡己職,但當時的華人社區普遍並不希望讓女子接受任何西式教育。有貧困家長因女兒就學後略通英文,遂將女兒以較高價錢出售。此外,視學官歐德理博士致輔政司史釗活(Frederick Stewart)函云:「1865年,當發現幾乎每個在那裡學過英文的女學生離校後都成為「涉外婦人」(kept mistress of foreigners),這所學校只好被迫暫停。」

1864年12月初,伊頓在晚禱後返校途中,遭到華籍暴徒的襲擊。當時報章評論指出,這種行動也反映出華人社區對該校的反感情緒。伊頓遇襲脫險後,請求即時休假,又自行解散學校。校董會對此舉頗為不滿。

伊頓不久辭職,學校於1865年重開,由蘭德爾女士(Ms. Rendle)接任校長。1866年,學校英文名稱改為「Diocesan Female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chool」,收生不再限定為華人女童,然華人女童不得如前接受英文教育。1867年11月,該校財政情況急轉直下,校董會去信第二任會督柯爾福求援,卻未解燃眉之急。

1868年,蘭德爾去職,由白思德諸校的岳士列女士(M.J. Oxlad)兼任校長。不久,會督直接掌管該校,決定在原址成立新校,曰字樓女館就此結束辦學。

由於曰字樓女館的教學實踐不符理想,以致當時無論在西方或華人社區皆認為︰華人女性學習英文會導致嚴重後果。其後三十年間,包括白思德、菲莉女校在內的香港聖公會女校幾乎完全不提供英文教育。這種情況直到拔萃女書室在1899年成立後才有所轉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