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暗脈菜粉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暗脈菜粉蝶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暗脈菜粉蝶

拉丁學名:Pieris napi

二名法:Pieris napi

(Linnaeus,1758)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 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 綱:有翅亞綱

目:鱗翅目

亞 目:雙孔亞目

科:粉蝶科

亞 科:粉蝶亞科

族:粉蝶族

屬:粉蝶屬

種:暗脈菜粉蝶

暗脈菜粉蝶:暗脈粉蝶生活史有成蟲,卵,幼蟲、蛹4個階段,1年2代 春型5-6 月份,夏型7-8月份, 以蛹越冬。幼蟲咀嚼式口器,取食薺菜、垂果南芥、風花菜等。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小亞細亞高加索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歐洲北美洲非洲[1]

暗脈菜粉蝶形態

暗脈菜粉蝶 成蟲:翅展40-50mm。雄蝶前翅乳白色;前緣黑褐色;頂角黑斑窄而被脈紋分割:m3室的黑斑不發達或消失:cu2室無黑斑。

後翅前緣外方有1個三角形的黑斑。前翅反面的頂角淡黃色,cu2室有明顯的黑斑,其餘同正面。後翅反面淡黃色,基角處有1個橙色斑點,脈紋暗褐色明顯,通常比黑紋粉蝶粗。

雌蝶翅基部淡黑褐色,黑色斑及後緣末端的條紋擴大,正面的脈紋明顯,其餘同雄蝶。夏型雌蝶頂角斑縮小,後翅翅面的暗色脈紋加粗。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腹緣的突起不明顯;寬短,端部寬圓;陽莖端基環骨化程度弱,個大突起。爪形突狹長,末端尖而略彎成小鈎;抱器瓣「V」形;囊形突短粗;陽莖長,亞基部有1個大突起。

雌性外生殖器後表皮突細長,前表皮突短小;後陰片指狀,前陰片比後陰片寬,兩者邊緣和端部都密布長鬃毛;囊導管較細,不足囊體長度的1/2;囊體大,略呈卵形;囊突較狹長,表面密布小齒突,但中部缺齒突而形成1條明顯縱凹,囊突的柄相對較短,有時柄的基半部骨化很弱 。

暗脈菜粉蝶分布

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河南、西藏、青海、新疆;日本,朝鮮,小亞細亞,高加索,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歐洲,北美洲,非洲 。

暗脈菜粉蝶生態

1年2代 春型5-6 月份,夏型7-8月份, 以蛹越冬 。

暗脈菜粉蝶寄主

薺菜、垂果南芥、風花菜等 。

暗脈菜粉蝶中國亞種與分布

暗脈粉蝶東北亞種Pieris napi dulcinea(Butler,1882)

分布: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北;俄羅斯,韓國。

暗脈粉蝶新疆亞種Pieris napi bryoniae(Hubner,1805)

分布:青海、新疆;小亞細亞,高加索,歐洲。

暗脈粉蝶西藏亞種Pieris napi ajakaMoore,1865

分布:西藏;巴基斯坦,印度北部 。

參考來源

  1. 暗脈菜粉蝶,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