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文復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文復國》,歷史故事劇,該劇2002年由溫州市越劇團首演,鄭曼莉、姚煒煒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晉文復國》張烈編劇。寫春秋期間,晉國獻公聽信寵妃驪妃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差人去殺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逃居狄國。獻公死後,朝臣殺了新立太子、驪妃之子奚齊,晉廷大亂。秦國穆公差公子縶前往狄國勸說重耳返國為君。重耳不願參與骨肉相殘,拒不回晉。夷吾回晉接位,史稱晉惠公。晉惠公(夷吾)七年(前644年),秦晉結怨,夷吾與秦交戰兵敗後怕其兄返國奪位,又派人去刺殺重耳。重耳逃離狄國,流亡列國,甘苦備嘗,顛沛流離中增添才智,以仁德獲得臣民擁戴,終於在離國十九年後返國為君,成了一代霸主,史稱晉文公。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晉文復國 相關視頻

越劇《晉文復國》鄧曼麗 - 感情真摯濃厚
百年越劇萬里行名家名段演唱會《晉文復國》鄭曼莉 溫州市越劇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