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出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出公 | |
---|---|
概要 | |
諡號 | 出 |
政權 | 晉國 |
在世 | ?—前452年 |
在位 | 前474年—前452年 |
父 | 晉定公 |
晉出公
晉出公九年(前466年)和晉出公十三年(前462年),智伯兩次率師伐鄭。樹立起勇武善戰的形象,並壯大勢力。智家大權在握,勢傾朝野。要求韓、趙、魏三家割地。
晉出公十八年(前457年),趙氏、韓氏、魏氏三卿與智伯,共同瓜分范氏、中行氏領地。
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趙氏、魏氏、韓氏三卿合作,討滅智伯。晉出公大怒,打算討伐三卿,並將此事轉告齊、魯兩國,卻被三卿攻伐,晉出公被迫出走,逃亡齊國,三卿立昭公曾孫驕為國君,是為晉哀公。《史記·晉世家》:「出公十七年,知伯與趙、韓、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邑。出公怒(楊寬認為「出公怒」事當作出公二十二年以後),告齊、魯,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齊,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孫驕為晉君,是為哀公。」
人物介紹
晉出公年間,智伯是晉國的正卿,執掌晉國實際權力。因在晉定公年間中行氏、范氏叛亂而國力大耗的晉國,在智伯的治理下,國力有所回升。
晉出公元年(前474年),智伯上書晉出公與周元王,請求征伐齊國,奪回齊國趁晉國內亂時侵占的土地,晉出公欣然同意,而形同虛設的周王室是無任何發言權。於是智伯出兵伐齊,大破敵軍,斬殺齊國統帥顏庚,沉寂多年的晉國,再次開始舉起中原霸主的旗號。
此後智伯與趙卿趙無恤聯手攻打鄭國,拔九城而還,將晉國在諸侯中的地位與聲望大大提高,許多在晉國內亂時脫離晉國影響的小國,都紛紛重新歸附。在晉國似乎有望重奪中原霸主之位,而在晉出公眼裡,智伯是一個以國家為重的忠臣良將。
為了振興晉國,重建霸業,智伯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三家大夫都擔心失去土地後,自家的實力會下降,都不願獻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萬家戶口割讓給晉公;魏桓子也懼怕智伯瑤的威力,也把土地、戶口讓了。
智伯瑤又問趙襄子,趙襄子不答應,智伯回報晉出公,晉出公命令智家和韓、魏兩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在晉陽攻打了兩年沒有攻克,後來智伯採用水灌晉陽的方式,可就在要淹沒晉陽城的時候,韓、魏兩家突然臨陣反水,用水倒灌智氏軍營,聯合趙氏大敗智氏,智伯兵敗身亡。
韓、趙、魏為了免除後患,開始率軍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殺智伯家族二百餘口,天下震驚!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晉出公大怒,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韓、趙、魏三卿聯手攻打晉出公,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晉出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從此晉國的國君,再無半點權威,歷史由春秋時代,逐漸過渡到了不以仁義為重的戰國時代。
參考資料
- 《史記·晉世家》
- 楊寬《戰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