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昭覺縣第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昭覺縣第一小學與時俱進,積極構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1]。體現了「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改革活校」的治校方略和管理理念,使學校的各項工作蓬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2]辦學品位不斷提升。

校園資訊

「讀書明理,成志於學」———昭覺縣第一小學2022年秋季學期一年級新生開筆禮儀式

金秋十月,柔風送爽;時臨仲秋,齊聚一堂!2022年10月6日,昭覺縣第一小學為全體一年級新生舉辦了隆重的開筆禮儀式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筆禮」,即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着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

昭覺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部長羅強;昭覺縣東方紅小學校校長楊興慧;昭覺縣第一小學校校長馬飭哈、副校長阿碩依且、副校長羅瓦則、德育主任吉克給冷惹及昭覺縣第一小學全體師生出席和參加了本次儀式。

善學乃成人之基,善行乃有為之源,立德立善乃成人之本。儀式開始,來自一年級八個班的四十位學生代表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通過立善之門,走上勵志長廊,到達行禮台。

副校長阿碩依且作校長致辭

在致辭中,阿碩校長代表第一小學向到場的各位領導、來賓、家長代表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並解釋了開筆禮的含義和舉行開筆禮的重要意義。

羅強部長講話

羅強部長在講話中分別對學校,對孩子們提出了「成為讓社會滿意、讓家長信賴、讓學生喜愛的學校」和「在第一小學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能與同學友好相處,能聽從老師的教導;能學習到各項本領,攀上科學的高峰」的美好願望

儀式第一項,正衣冠

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穿戴整齊潔淨,更能展示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正衣冠的環節中,到場的領導,老師和家長代表分別為孩子們整理着裝,從帽子、頭飾,到上衣、褲子、鞋子,旨在讓孩子們養成從此出門先整理着裝的良好習慣。

儀式第二項:拜孔子,行揖禮

第一拜,拜孔子。孔子是讀書人的祖師爺,在孩子們成為小學生的第一天祭拜聖賢,目的就是要追思先賢,認真學習和踐行古代儒家經典,教育孩子們如何做人、做學問,如何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在花曲古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向大成聖先師孔子的畫像行揖禮四次,寓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第二拜,學生拜老師。感謝老師啟蒙之恩,育人之恩。

第三拜,同學互拜。寓意從此歲月同窗,摯愛互幫!

儀式第三項:硃砂啟智

在古代,學童入學讀書前,都會有啟蒙師長用紅色的硃砂在學子們的額正中點上紅痣,稱為「開天眼」,寓意開啟智慧,從此眼明心亮,發奮讀書。在此環節中,所有到場人員積極為一年級新生點紅痣,小小的紅點,寄託着他們對孩子們殷切的期望,希望孩子們從此眼明心亮,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儀式第四項:擊鼓鳴(明)志

通過「擊鼓鳴(明)志」,表明自己的志向,意為擊鼓的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說明志向就越遠大。在「擊鼓鳴(明)志」環節中,楊校長帶領學生代表上台擊鼓,擊鼓三聲,寓意讀書明理、書鼓和鳴、鏗鏘成長。

儀式第五項:啟蒙描紅

人生聰明識字始,一撇一捺學做人!「人」字一撇一捺雖簡單卻寓意深刻,撇捺相互緊挨,方能立穩。此項儀式,馬雲芳老師帶領八位學生代表寫下自己人生的第一個「人」字,寓意讓學生謹記「人」之含義:做人要堂堂正正地立身,像「人」字那樣腳踏實地,頂天立地。

學生展示自己用毛筆寫下的第一個「人」字

家長代表發言

一年級新生張欣玉的媽媽木帕伍各作為家長代表,就參加本次開筆禮儀式後的感想進行發言。她在發言中代表全體到場的新生家長對學校為新生舉行開筆禮儀式表示感謝,並為學校及全體師生送上了由衷的祝福

禮成

儀式在一段舞蹈班的學生帶來的精彩表演中順利結束,昭覺縣第一小學2022年秋季學期一年級新生開筆禮至此禮成!

以這樣莊重的禮儀來為孩子們啟蒙,一方面希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明白入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開始學習、走向成才的起點;另一方面,使孩子們親歷古代學子的啟蒙學習儀式,從中領略中華民族尊師孝親、崇德立志、勤奮學習、仁愛處事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讓學生把上學求知作為一種神聖使命,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沐浴儒學智慧,感受經典魅力,以一次心智的洗禮迎接小學生活的到來。希望每一位新入學的小朋友都能在孔子思想的感召下學習尚禮,立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做有理想、有德性、有文化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