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花果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花果葉

無花果,學名Ficus carica Linn。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達12m,有乳汁。據科學家研究,無花果並不是沒有花,它有花但是花很小,人們看不到而已。所以,人們才把它叫做「無花果」。此外有以無花果命名的電影、電視劇。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無花果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桑科 Moraceae

屬; 榕屬 Ficus,無花果屬

分布區域; 原產於亞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區。

基本簡介

無花果原產阿拉伯南部,後傳入敘利亞、土耳其等地,目前地中海沿岸諸國栽培最盛。無花果是人類最早栽培的果樹樹種之一,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歷史。古羅馬時代有一株神聖的無花果樹,因為它曾庇護過羅馬創立者羅募路斯王子,躲過了兇殘的妖婆和啄木鳥的追趕,這株無花果後來被命名為」守護之神「。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古老傳說中,無花果被稱為「聖果」,作祭祀用果品。?

無花果是人類最早培育蓄養的植物。最新考古證實人類種植無花果的歷史已達一萬年之久。更有趣的是,古今中外許多專家學者長期研究考察推斷,無花果正是《聖經-舊約》中「亞當夏娃」偷吃的智慧果;而無花果那美麗寬大的葉片,則自然成為《聖經》里描述的人類第一套服裝。

無花果大約在唐代傳入我國,至今約有1300餘年。目前除東北、西藏和青海外,我國其他省(區)均有無花果分布。雖然分布面廣,但集中成片的極少,大多零星分布。國內的主要分布地區為新疆、山東、江蘇、廣西等地。目前全國的栽培總面積約4.5萬畝,只相當於蘋果栽培面積的1/1220,柑桔栽培面積的1/420,屬目前國內栽培面積最小的果樹種類之一。因此,雖然無花果的栽培利用歷史悠久,但是由於栽培面積極小,我們也把它列入第三代水果的範疇,且有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無花果屬漿果樹種,可食率高達92%以上,果實皮薄無核,肉質鬆軟,風味甘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栽培無花果具有很高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首先,無花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的果實富含糖、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質元素。據山東林科所測定,成熟無花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24%,大多數品種含糖量在15%~22%之間,超過許多一、二代水果品種的一倍。果實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其次,無花果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維生素,果實吸水膨脹後,能吸附多種化學物質。所以食用無花果後,能使腸道各種有害物質被吸附,然後排出體外,能淨化腸道,促進有益菌類增殖,抑制血糖上升,維持正常膽固醇含量,迅速排出有毒物質。無花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酶、脂酶、澱粉酶和氧化酶等酶類,它們都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所以,當人們多食了富含蛋白質的葷食以後,以無花果做飯後的水果,有幫助消化的良好作用。無花果的果實、葉片、枝幹乃至全株均可入藥。果實除了開胃、助消化之外,還能止腹瀉、治咽喉痛。在浴盆中放入乾燥的無花果葉片,有暖身和防治神經痛與痔瘺、腫痛的效果,同時還具有潤滑皮膚的美容作用。所以,在日本的無花果產品包裝上均印有「健康食品」、「美容」的宣傳字樣。無花果最重要的藥用作用表現在對癌症的顯著抑制作用方面,它的抗癌功效也得到世界各國公認,被譽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守護神」。無花果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是研究抗癌藥物的重要原料。日本科學家從無花果汁中提取苯甲酫、佛手柑內脂、補骨酯素等抗癌物質,這些物質對癌細胞抑制作用明顯,尤其對胃癌有奇效。原蘇聯專家曾用小白鼠作試驗,抑癌率為43%~64%。據南京農業大學和江蘇腫瘤防治研究所的試驗,無花果對EAC瘤株、S180瘤株、Lewis瘤株和HAC瘤株的抑癌率分別為53.8%、41.82%、48.85%和44.4%。胃癌病人服用無花果提取液後病情明顯好轉,鎮痛效果也十分明顯,有望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第一保健水果。?

無花果除鮮食、藥用外,還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醬、果汁、果茶、果酒、飲料、罐頭等。無花果乾無任何化學添加劑,味道濃厚、甘甜,在國內外市場極為暢銷。無花果汁、飲料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無花果樹枝繁葉茂,樹態優雅,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是良好的園林及庭院綠化觀賞樹種。它當年栽植當年結果,是最好的盆栽果樹之一。如果大力開發無花果盆景,效果將十分明顯,是目前利潤率最高的盆栽果樹之一。?

營養價值

1. 無花果可食率高,鮮果可食用部分達97%,乾果和蜜餞類達100%,且含酸量低,無硬大的種子,因此尤適老人和兒童食用。

2. 無花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鮮果為1.0%,乾果5.3%;目前已經發現18種。不僅因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皆有而表現出較高的利用價值,且尤以天門冬氨酸(1.9%乾重)含量最高,對抗白血病和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國外將一種無花果飲品作為「咔啡代用品」。

3. 無花果乾物質含量很高,鮮果為14-20%,乾果達70%以上。其中,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占34.3%(乾重),果糖占31.2%(乾重)而蔗糖僅占7.82%(乾重)。所以熱卡較低,在日本被稱為低熱量食品。國內醫學研究證明,是一種減肥保健食品

4. 無花果含有多糖,占6.49%(乾重),主要為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對抗衰老有一定作用。

5. 無花果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鮮果為30mg/100g,乾果為70mg/100g,居於桃、葡萄、梅、梨、柑桔、甜柿以上。

6. 無花果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有無機元素成分,而不含有易致癌的Co、Cd、Pb、等無機元素。對增強機體健康和抗癌能力有良好作用。

7. 無花果的果、枝、葉中含有豐富的酶類,以蛋白質分解酶最多,其次是脂肪酶,澱粉酶,超氧化岐酶(SOD)等,用其果實作飯後水果,有助於消化的良好效果。近幾年來,利用無花果提取SOD酶,開發高質量的化妝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無花果身價倍增。

8. 無花果富含食物纖維,其中的果膠和半纖維素吸水膨脹後能吸附多種化學物質,使腸道內各種有害物質被吸附排出,淨化腸道,促進有益菌類在腸道的繁殖,能起到抑制血糖上升,維持正常膽固醇含量,排除致癌物質的作用。

9. 無花果還有蘋果酸、草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莽草酸、奎寧酸、甘油酸等酸類。類黃酮、芸香苷酮糖、醛糖、樹酯等。以及苯甲醛、呋喃香豆素內酯、補骨酯素、佛手柑內酯等對於抑癌有一定作用的成分。

  • 成份:

無花果,又名天生子、文仙果、密果、奶漿果等,為桑科植物。無花果既是鮮食果品又是一種中藥材。《本草綱目》載:「無花果味甘平,無毒,主開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無花果味甘甜如柿而無核,營養豐富而全面。每100克無花果含水分81.3克,蛋白質1.5克,脂肪0.1克,粗纖維3克,碳水化合物13克,灰分1.1克,胡蘿蔔素30微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2毫克,尼克酸0.1毫克,抗壞血酸2毫克,維生素E類1.82毫克,鉀212毫克,鈉5.5毫克,鈣67毫克,鎂17毫克,鐵0.1毫克,錳0.17毫克,鋅1.42毫克,銅0.01毫克,磷18毫克,硒0.67微克。此外,還含有檸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蘋果酸、丙乙酸、草酸、奎寧酸、脂肪酶、蛋白酶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

營養分析

1. 無花果含有蘋果酸、檸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等,能幫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促進食慾,又因其含有多種脂類,故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2. 無花果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減少脂肪在血管內的沉積,進而起到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的作用;

3. 無花果有抗炎消腫之功,可利咽消腫;

4. 未成熟果實的乳漿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其成熟果實的果汁中可提取一種芳香物質苯甲醛,二者都具有防癌抗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可以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延緩移植性腺癌、淋巴肉瘤的發展,促使其退化,並對正常細胞不會產生毒害。

藥用價值

無花果葉·版本一

【藥 名】:無花果葉

【來 源】:桑科植物無花果的葉。

【功 效】:解毒消腫,行氣止痛。

【主 治】:治痔瘡,腫毒,心痛。【性味歸經】:甘,微辛,平,有小毒①《綱目》:「甘微辛,平,有小毒。」②《本經逢原》:「微辛,無毒。」入心、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熏洗。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採收。

【拉丁名】:原植物無花果Ficus carica L.

【考 證】:出自《救荒本草》。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補骨脂素(Psorale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β-谷甾醇,β-香樹脂醇(Amyrin)和蛇麻脂醇(Lupeol)。又含棕櫚酸,纈草酸(Valeric acid),愈瘡木酚(Guaiacol),廿八烷(Dctacosane),芸香甙(Rutin,0.1%)。另含呋喃香豆精類,接觸人的皮膚,可對光敏感。

具體用處:

解毒消腫,行氣止痛

1.外痔 鮮無花果葉若干,水煎後趁熱熏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一般一次可止痛,3—5次痔核開始萎縮。

2.脫肛 鮮無花果葉若干,水煎後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10分鐘。洗後立即將脫出部分托入肛門內,再用毛巾蘸藥液熱敷肛門10分鐘。2—4天可愈。

3.小兒吐瀉 鮮無花果葉不拘量,水煎後洗雙足足心。每日3次。亦可用毛巾蘸煎液熱敷雙側湧泉穴。每日3次,每次5—10分鐘。

4.無花果葉,含有光敏性物質,醫學上用無花果葉治療白癜風。

無花果葉·版本二

【出處】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Wú Huā Guǒ Yè

【來源】

藥材基源:桑科植物無花果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caric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壯,表面褐色,被稀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5cm,粗壯;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cm,紅色;葉片厚膜質,寬卵形或卵圓形,長10-24cm,寬8-22cm,3-5裂,裂片卵形,邊緣有不規則鈍齒,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密生細小鍾乳體及黃褐色短柔毛,基部淺心形,基生脈3-5條,側脈5-7對。雌雄異株,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於葉腋;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花序托內;雄花生於內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癭花花柱側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內,花被片3-4,花柱側生,柱頭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時長3-5cm,呈紫紅色或黃綠色,肉質,頂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於亞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區。

【性味】甘;微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濕熱;解瘡毒;消腫止痛。主濕熱泄瀉;帶下,痔瘡;癰腫疼痛;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1.朱震亨:治五痔腫痛,煎湯頻熏洗之。

2.《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湯服。

3.《本草匯言》:去濕熱,解瘡毒。

【摘錄】《中華本草》

種植技術

1、建園與栽植。無花果樹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土層深厚、濕潤、肥沃的粘土、砂質土,微酸至微鹼性均宜,極不耐旱。盆栽如澆水不及時或用盆過小則常常生長凋萎。建園的梯田(梯地、台田)應在3m以上,外有埂、內有溝、溝深寬各30cm的竹節溝,定植穴深寬各1m,每公頃栽750株(大田以此株數為宜),栽前下足基肥,每穴應施石灰1kg、餅肥1.5kg、火燒土50kg或塘泥1擔、磷肥1kg。一層肥1層土拌勻分層施下,定植三年內完成擴穴改土工程。

2、施肥。每年秋季落葉至早春萌芽前應施基肥1次。追肥分春、夏、秋3次施,成年果園每公頃施用純氮90~120kg,純磷120~150kg,純鉀60kg,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徒長和嫩枝受凍。全年灌水幼樹2~3次,成年樹6~7次,入冬前應冬灌,庭院栽或盆栽時也要施3次肥。第一次是早春發芽肥;第二次是保果肥;第三次是越冬肥。盆栽時最初幾年每年翻盆換土一次,幾年後換入木桶。

3、繁殖。多採用扦插法。枝條極易生根,可用萘乙酸、生根粉、2、4-d促進生根。一般在早春搞硬枝扦插,也可在生長季節取主幹基部萌發的幼小嫩枝帶葉扦插,成活率都很高,但不能在生長期間剪取側枝。高壓繁殖應在生長期的4~6月份進行。在1年生枝基部環剝1cm,表皮留1/3,涼干1d天后用疏鬆表土包環剝處,再用塑料布包紮成球狀,1個月後開始長新根,待到新根長滿整個球袋內時切除移栽。

4、整形修剪。應採用高幹無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主幹無層形主幹留30~50cm短截,保留4~5個不同方向的主枝,隨後在主枝40~60cm處短截,每一主枝上形成2級側枝2~3個。因發枝力弱,應採用輕剪為主的枝術,疏除下垂枝、干枝、無用徒長枝、鬱閉枝,其餘枝條任其生長。對成年樹生長量大、直立性強、分枝力很弱的品種,應短截摘心,促發側枝。為提早結果,促進形成樹冠,春季應進行輕短截,夏季摘心,以激發側枝生長。[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