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華彝族苗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華彝族苗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新華彝族苗族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

新華彝族苗族鄉,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地處鳳慶縣東北部,南隔瀾滄江與小灣鎮相鄰,西與魯史鎮接壤,東北與南澗縣碧溪鄉、小灣東鎮和巍山縣牛街鄉隔江相望。行政區域面積319.7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戶籍人口25474人。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犀牛鎮、光明鄉各一部分。1950年,屬第一區。1988年3月,撤區建新華彝族苗族鄉。 截至2020年6月,新華彝族苗族鄉轄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新華村。 2019年,新華彝族苗族鄉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超市或商店76個. [1]

位置境域

新華彝族苗族鄉地處鳳慶縣東北部,南隔瀾滄江與小灣鎮相鄰,西與魯史鎮接壤,東北與南澗縣碧溪鄉、小灣東鎮和巍山縣牛街鄉隔江相望。行政區域面積319.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華彝族苗族鄉境內大部分為山地,地形呈南北長、東西窄,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最高峰金堂山,海拔2754米;最低點岔江口,海拔983米。

氣候

新華彝族苗族鄉屬亞熱帶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集中,乾濕分明。多年平均氣溫24℃,農曆4月平均氣溫29℃,農曆12月平均氣溫18℃,平均氣溫年較差11℃。無霜期年平均21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7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90天,最少為90天。

水文

新華彝族苗族鄉境內主要河流為黑河,發源於紫微、新華、美華3個村,流經孟家橋匯入黑惠江,境內流程8.5千米,年均流量7.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清水河、大巴米河2條。

人口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轄區總人口2685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58人,城鎮化率2.8%。總人口中,男性13779人,占51.3%;女性13073人,占48.7%;14歲以下5209人,占19.4%;15~64歲19709人,占73.4%;65歲以上1934人,占7.2%。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16583人,占61.8%。2011年,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1.7‰,人口自然增長率1.92‰。 截至2019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戶籍人口2547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財政支出484萬元,比上年下降6.6%。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595元。 2019年,新華彝族苗族鄉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超市或商店76個.

農業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耕地面積5.4萬畝,其中旱地5.1萬畝,水田0.3萬畝;林地面積28.8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2億元。 新華彝族苗族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泡核桃。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1.71萬畝,產量2783噸;核桃種植面積11.6萬畝,產量3806噸;茶園面積2206畝,產量72噸。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2.88萬頭,出欄2.6萬頭;大牲畜年末存欄1.8萬頭,出欄0.43萬頭;山綿羊年末存欄2.68萬隻,出欄0.8萬隻;家禽年末存欄8.58萬羽,出欄9.91萬羽。2011年,肉類總產量2859噸。

工業

新華彝族苗族鄉形成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有工業企業34家,從業人員6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2萬元,利潤總額9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有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各類圖書室3個,藏書4500冊;各類文化藝業業餘創作隊伍達24人。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電視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500戶,"村村通"覆蓋全鄉。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有學前班21個,在班幼兒410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31所,在校生2070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5%;初中1所,在校生1005人,專任教師5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小升初升學率94.7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68%。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344萬元,比上年增長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1個;病床30張。專業衛生人員45人。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06%。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新華彝族苗族鄉有體育活動場地11處。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

社會保障

2011年,新華彝族苗族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78人,支出16萬元,月人均17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1戶,人數2376人,支出19.5萬元,月人均60元;醫療救助資金15.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扶對象支出資金221萬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8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