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鬥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鬥茶[1]唐代茗戰,是源自中國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質優劣的一種風俗,伴隨着中唐貢茶制度的確立而出現,盛行於宋代。鬥茶基於點茶法,以杯面的湯花、色澤和水痕出現的時間早晚為評判標準。優勝的茶會作為貢茶上供天子飲用,而較次的也按成績決定價格。

隨著點茶法的傳播,鬥茶也傳播至日本,並在當地發展出獨特的形式。

由來

鬥茶的源頭可溯至唐代白居易在《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寫道:「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記載了當時造茶鬥茶的情景。

宋代是鬥茶文化的鼎盛期。最早記載鬥茶的宋詩是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斗鬥茶歌》,詳細講述了鬥茶的過程。宋時鬥茶分為兩種。宮廷鬥茶興盛於宋朝上層社會,比較點茶的技藝,上至皇帝,下至官員,都十分喜愛。宋徽宗著有《大觀茶論》,對茶的品級有仔細描述。民間鬥茶則更注重茶的色、香、味。

中國鬥茶

鬥茶時雙方各取茶末杯盞,以點茶之法沖泡。先將一點茶末灑在杯底,加入少許沸水,均勻攪動,使得茶成為膏糊狀,稱為調膏。然後繼續注入沸水,稱為「點湯」。點湯的同時,要用茶筅適度地擊打、拂動茶湯,讓茶湯泛起湯花。最後得到的茶湯應該泛着乳白色的湯花。茶和湯水的比例要適當;點湯時一定要均勻注水,收尾利落,否則湯花會不勻蔡襄,《茶錄•點茶》:「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建人謂之雲腳、粥面)。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之,環回擊拂。

評判

評判時主要看湯色、湯花和茶味。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其次分別為青白、灰白和黃白色。純白色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偏青色表明蒸的時候火候不足;泛灰色是火候太老;泛黃色則是因為採制不及時;而色泛紅是因為烘焙火候過了頭。

湯花是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也有二條標準:首先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其次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被稱為「咬盞」。反之,如果湯花泛起,不能咬盞,就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水痕出現早者為負,晚者為勝蔡襄《茶錄•點茶》:「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因此鬥茶的勝負以「水」來計算,輸一次為「一水」,兩次為「兩水」,依此類推。

日本鬥茶

日本在鎌倉時代從中國宋朝傳入點茶法,同時也傳入鬥茶。當時日本本土種植的茶樹茶葉品質參差,以京都栂尾地區出產的栂尾茶品質最好,稱為「本茶」,其他地區出產的茶葉則稱為「非茶」。這時流行鬥茶形式是猜茶,主要是評判誰能從眾多茶樣中品出何種是「本茶」。後來宇治茶品質提升,於是與栂尾茶並列為「本茶」。後來鬥茶方式變得複雜,在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初期是鬥茶的全盛時期,有「四種十服茶」、「百服茶」、「二種四服茶」、「四季茶」、「釣茶」、「六色茶」、「系図茶」、「源氏茶」等鬥茶方式。東山文化興起之後,鬥茶開始在貴族階層衰落,轉為歌舞伎演員的玩意,稱為歌舞伎茶。另外還有群馬縣吾妻郡中之條町的御茶講,是白久保天滿宮祭事中一種以鬥茶來占卜豐收或失收的神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