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點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點茶,後人稱點茶法,後衍生為日本之抹茶道,是東亞食茶方式之一種。在中國流行於宋代,為宋代生活中的四藝之一,與花藝、鑑古、品香合稱為「四般閒事」[1]。後傳入日本並延續至今,是茶道的主要茶藝。

點茶在明朝及其以後逐漸式微,現流行於日本一帶。

生產工藝

為了得到上好的茶葉製成抹茶,在茶芽生長期間,會把茶樹遮蓋起來,這是為了防止陽光直射而導致葉綠素流失,同時可以促進氨基酸的產生、提高茶葉的甘甜味。摘下茶葉最好的嫩芽部分。採用最古老的蒸青製法,經過蒸汽殺青、石磨碾磨、乾燥等工序,從而成為微小細膩的茶粉。

文化

最早的抹茶文化,其實是源自中國宋朝,鼎盛於唐朝,隨後由日本禪師帶回日本,從而衍生出日本的茶道文化。

在傳統的宋代點茶中: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去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着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開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曰:「茶之佳品,皆點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

北宋蘇軾《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2],其中的「三昧手」說的就是高明的點茶能手。

茶筅,宋代中國茶藝「點茶」中必備的茶具,因為宋人經常以點茶的技藝賭勝負,所以點茶也叫做「鬥茶」。一般以製作,將細竹絲係為一束,加柄製成。茶筅的主要作用是將注水後的抹茶充分打散,形成厚厚的粥面(即泡沫)。

程序

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宋代是一樣的。而後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為度。

接着就是一手點茶,通常用的是執壺往茶盞點水。點時,要有節制,落水點要准,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所以,嚴格說來,要創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而有輕重緩急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

點茶之後,便形成了一碗御抹茶,打出了無數細小的泡沫,使茶與水、空氣充分融合,新鮮研磨出的抹茶散發的香味清新淡雅,入口香甜潤滑,打開後的抹茶只有少許的苦味。

視頻

點茶 相關視頻

點茶教學視頻 
非遺文化—南宋點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