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敬悼郝壽臣老先生(老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敬悼郝壽臣老先生》中國現代作家老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郝老先生,我從十幾歲剛剛會聽戲的時候,就認識您。您可還不認識我。我看過您的戲。那時候,您扮演《打漁殺家》里的倪榮,和《失街亭》里的馬謖(sù)等等。不管您扮演什麼角色,哪怕只有一兩句唱兒,或一點點武打,您總是全力以赴,一絲不苟。您不因扮演二路角色而不賣力氣。這使觀眾看出來,以您的嚴肅認真,您的表演藝術成就是未可限量的。大家認識了您,即使您扮倪榮,一出台簾便有人喝彩。

郝老先生,您沒有使大家失望。不久,您的《審李七》與《長板坡》等便成為拿手好戲,馳譽京津。人家都說您是黃三老夫子的繼承人,管您叫做「活曹操」。這是多麼不容易得到的榮譽啊!

郝老先生,您會的戲很多,又有《審李七》等戲看家。按說,您就可以輕鬆自在地作個名演員了。可是,您並不滿足於已得到的聲譽。您要活到老,學到老,一出跟着一出,您把已將失傳的劇目整理出來,和群眾見面。大家多麼興奮啊,又看到《打督郵》、《打曹豹》、《打龍棚》、《黃一刀》……那時候,四大名旦競演新戲,女演員們也不斷演出新的劇目,而淨角卻欠活躍,今天,《草橋關》,明天《忠孝全》,沒有相應的新嘗試與貢獻。只有您,當仁不讓,不辭辛苦,把漸成絕響的劇目挖掘出來,加以整理,打破了花臉行的沉寂,得到觀眾的讚揚。大家都說:您既有深厚的根底,又肯好學不倦。您不止挖掘老劇目,而且與楊小樓、高慶奎、馬連良諸名家共同鑽研,整理出武生與花臉、老生與花臉合演的名劇。在當時,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欣賞您自己獨挑的,和您與諸名家合演的重排或新排的好戲;在今天看來,我們實在應當感謝您的孜孜不息,為京劇保存下來,增添出來,那麼多的劇目。隨着這些劇目,唱腔、臉譜、服裝,與表演技術,因以豐富。

郝老先生,您在學戲的時候,看見過前輩們的演技,所以您有資格整理、重排那些老戲。您又能夠擇善而從,吸取各家的長處,所以在保存老節目之中,您又有所創造。您的唱腔臉譜,乃至於一冠一帶,都既根據傳統,又加以改革。承前啟後,定非過譽。按照傳統,京劇淨角,必須會演《醉打山門》、《火判》、《嫁妹》等崑曲。您承繼了這個傳統。您學過多少出崑腔,我不知道。可是,在您中年,您演出了最受歡迎的《醉打山門》。那是多麼繁重難演的戲呀,您可是不因難而退。您的繼承傳統,不是找容易的去學,而是敢碰一碰那最難的!您有毅力,不怕難!同時,在《醉打山門》中,您也改造了魯智深的形象。您不因那是最難的而只求循規蹈矩;不,您願獨出心裁,推陳出新!

郝老先生,您一生始終守身如玉,這是內外行久已知道的,欽佩的。您把個人的修持與藝術的修養視為分不開的。是的,您在舊社會裡演戲那麼多年,而沒有染上舊社會裡的壞習氣。您有一股正氣。舊日的統治階級是看不起戲曲演員的,您可是以那一股正氣打退他們的欺侮。在日本軍閥占據北京的時候,您留下鬍子,不肯再登台。

郝老先生,在解放後,您高興起來,欣然就任北京戲曲學校校長。學校初創,條件很差。您可是興高彩烈。校長室並不是專為辦公用的,而是老有一群孩子圍着您,請您說戲。孩子們愛您,您感到愉快,只要他們肯學,您就肯教。您感激黨與zheng府,決定把全身本領傳授給第二代。在您身體不大好的時候,也還把孩子們叫到家中去上課。而且,您教花臉戲使用自己的路子,趕到教銅錘戲呢,又用金秀山等前輩的唱法。這不僅因為您淵博,而且表現了您只看藝術,不存門戶之見。

郝老先生,您的逝世是京劇界的一個損失。可是,您的道德品質與表演藝術是會留芳千古,影響後代的。安眠吧,我們敬愛的郝老先生!

載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人民日報》 [1]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正紅旗)。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趙子曰》《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鬚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筆名來歷,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絜青、絜予等筆名。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2]

他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