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散騎常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散騎常侍

中文名稱 : 散騎常侍

簡       介 :官名

職       責 :入則規諫顧問,出則騎馬散

初設時間 : 曹魏

消亡時間 :金、元以後無此官職

散騎常侍官名。漢有散騎,為皇帝侍從,又有中常侍,性質同。東漢省散騎,改以宦官中常侍魏文帝並散騎與中常侍為一官,如稱散騎常侍,以士人任職。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資深者稱祭酒散騎常侍。魏末增加員額,新增者為員外散騎常侍。晉武帝令員外散騎常侍二人,與散騎常侍共同輪流值班,稱通直散騎常侍。

此名簡史

其名由來

官名。秦、漢皆有散騎,為皇帝侍從,又有中常侍,性質同。東漢省散騎,改以宦官任中常侍。魏文帝初年並散騎與中常侍為一官,如稱散騎常侍,以士人任職。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資深者稱祭酒散常侍。 魏末增加員額,新增者為員外散騎常侍。晉武帝令員外散騎常侍二人,與散騎常侍共同輪流值班,稱通直散騎常侍[1]

隸屬部門

 魏、晉散騎常侍與侍中共平尚書奏事,多是顯職,其隸屬門下。例如在《晉書·劉琨傳》:愍帝即位,拜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加散騎常侍、假節。當晉愍帝即位之後給劉琨加封賞散騎常侍之後,劉琨上表謝恩,令劉琨十分滿意。侍中和散騎常侍在兩晉時期的加官卻是最常見的[2]

南北朝時屬集書省。梁曾另設散騎省,旋省。隋屬門下省唐太宗曾以散騎常侍為散官,旋省去,去復置為職事官。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分為左右。左散騎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屬門下省;右散騎常侍二人屬中書省。職掌同為規諫過失,侍從顧問,並無實權,而為尊貴之官,常作為將相大臣的加官。宋不常置。遼屬門下省。金、元不設。


散騎常侍在曹魏時職能與東漢的中常侍職能相近,都是高才英儒擔任,接替了西漢時期尚書直接接受皇帝詔書執行臨時任務的權限,與東漢中常侍負責詔獄相仿。象東漢中常侍審理李雲、杜眾諫阻案件一樣,在魏明帝時期,曹睿把諫阻的張茂也下散騎審理,張茂在審理中遇害,造成巨大影響。

晉書.任愷傳》:「愷少有識量,尚魏明帝女,累遷中書侍郎、員外散騎常侍。」又《劉毅傳》:「武帝受禪,為尚書郎、駙馬都尉、遷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參閱《宋書.百官志下[3]

「散騎常侍,本秦官也。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騎從乘輿車後,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亦以為加官。漢東京初,省散騎,而中常侍用宦者。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之於中常侍,同掌規諫,不典事。貂榼插右,騎而散從,至晉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為中常侍,後遂止。常為顯職。」它也是一個加官,也沒有具體的定額,沒有多少實權。是天子的近臣,官職顯赫[4]

相關記載

唐·杜佑《通典》:散騎常侍。自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騎並乘輿並音步浪切。騎而散從,無常職。後,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漢因之,並加官。說在侍中篇。散騎有常侍侍郎與侍中黃門侍郎。後漢中,初省散騎,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於中常侍,謂之散騎常侍。後用士人,始以孟達補之,久次者為祭酒。孟達字子度,自蜀降魏。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散騎常侍掌規諫,不典事。貂璫插右,騎而散從。又有員外者,因曰員外散騎常侍。晉泰始中,令員外散騎常侍二人與散騎常侍通員直,因曰通直散騎常侍,亦武冠,右貂,金蟬,絳朝服,佩水蒼玉。山公啟事曰:「郄詵才志器局,當為黃散[5]。」黃散謂黃門侍郎及散騎常侍。又曰「散騎常侍缺,當取素行者補之」,遂舉郄詵。又阮孚字遙集,為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為所司彈糾,帝宥之。又曰賈充為常侍,後改常侍為侍中,未詳其義。散騎常侍、黃門侍郎,共平尚書奏事。雖隸門下,而別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騎省。」自魏至晉,共平尚書奏事,東晉乃罷之,而以中書職入散騎省,故散騎亦掌表詔焉。鄭默字思元,為散騎常侍。武帝出南郊,侍中以部陪乘,詔曰:「使鄭常侍。」謂默曰:「卿知何以得參乘?昔州內舉卿也。」為十二郡中正舉也。又傅玄為散騎常侍,與皇甫陶俱掌直諫。又華嶠字叔駿,加散騎常侍,班同中書。寺為內台,中書、散騎、著作及理禮音律,天文數術,南省文章,門下撰集,皆典掌統之。宋置四人,屬集書省。齊散騎侍郎、通直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並為集書省職,而散騎常侍為東省官。其二衛、四軍、五校為西省官,說在將軍總敘篇。周盤龍自平北將軍為散騎常侍,武帝戲之曰:「卿着貂蟬,何如兜鍪?」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出耳[6]。」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舊為顯職,與侍中通官。其通直員外,用衰老人士,故其官漸替。

宋大明中,雖革選比侍中,而人情久習,終不見重,尋復如初。梁謂之散騎省,天監六年,詔又革之,六年,詔曰:「在昔晉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並參帷幄。員外常侍,特為清顯。可分門下二局,委散騎常侍、侍中,並參帷幄,尚書案奏,分曹入集書。通直常侍,本為顯爵,員外之選,宜參舊准人數,依正員格。」自是散騎視中丞,通直視侍中,員外視黃門郎。然而常侍終非華胄所悅。常侍亦四人,功高者一人為祭酒,與侍中高功者一人對掌禁令,糾諸逋違。陳因梁制。後魏、北齊皆為集書省,掌諷議左右,從容獻納,領諸散騎常侍、侍郎及諫議大夫、給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書之右,魏高祖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書,閣省逋墮,致使王言違滯,起居不修。」又宋弁為散騎常侍,遷右衛將軍,領黃門。弁屢讓,高祖曰:「散騎位在中書之右,常侍者,黃門之庶兄,領軍者,二衛之假攝,不足空存推讓而棄大委者[7]。」其資敘為第三清。明亮為常侍,加勇武將軍,進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勇武,其號至濁。」北齊常侍定限八員,如金紫光祿大夫。隋諸散騎官,並屬門下省。凡歷代散騎官,有郎騎常侍、漢書有之。顏師古曰:「官為郎而常侍,以侍天子,故為郎騎常侍。」散騎常侍、散騎侍郎、魏初,與散騎常侍同置。員外散騎常侍、魏末置,齊梁用人卑雜。又朱異為員外常侍、侍中、中領軍、中書舍人,四職並驅鹵簿,近代未之有也。又賀琛字國寶,遷員外散騎常侍,舊尚書南座,無貂,貂自琛始。員外散騎侍郎、晉武帝置。晉代名家,身有國制者,起家多為員外散騎侍郎。通直散騎常侍、按:魏末,散騎常侍又有在員外者。晉泰始十年,武帝使二人與散騎常侍通員直,故謂之通直散騎常侍。齊梁微輕。

北齊張景仁除通直散騎常侍,及奏,御筆點除「通直」字,遂為正常侍。通直散騎侍郎。初,晉武帝置員外散騎侍郎。及大興中,元帝使二人與散騎侍郎通直,故謂之通直散騎侍郎。按;歷代常侍,或有員外者,或有通直者。故史傳中謂員外散騎侍郎或單謂之員外郎;謂通直散騎侍郎或單為通直郎;其非員外及通直者,或謂之政員散騎侍郎,或單謂之政員郎。大唐貞觀二年,制諸散騎常侍皆為散官,從三品,後悉省之。貞觀十七年,復置為職事官,始以劉洎為之。其後定製,置四員,屬門下,掌侍從規諫。顯慶二年,遷二員,隸中書,遂分為左右。左屬門下,右屬中書。左散騎與侍中左貂,右散騎與中書令右貂,謂之八貂。龍朔二年,改左右散騎常侍為左右侍極,咸亨元年復舊[8]。 

《唐六典》 [9]: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其散騎傍乘輿,專獻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漢因之,並用士人,無常員,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等。冠武冠,皆銀鐺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貂蟬。後漢省散騎,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黃初復置散騎,典中常侍合為一,直曰散騎常侍,復用士人。晉置四人,典章表、韶命、優文、策文等,雖隸門下,別為一省,潘岳雲"寓直散騎之省"是也。又,領六散騎則有員外散騎常侍,無常員,魏末,散騎常侍有在員外者,因名焉。又有通直散騎常侍四人,晉太始十年,使二人與散騎常侍通員直,因名焉。又有散騎侍郎四人,魏與散騎常侍同置。自魏至晉,散騎常侍、侍郎與侍中、黃門侍郎其平章尚書奏事,江左乃罷之。又有員外散騎侍郎,無常員,晉武所置。又有通直散騎侍郎四人。東晉並中書入散騎省,故庚亮《讓中書箋》曰:「方今並省,不宜多官。往以中書事並附散騎,此事宜也。方今喉舌之要則任在門下,章表詔命則取之散騎,殊無事復立中書也。」晉代此官選望甚重,時與黃門侍郎謂之黃散。《晉令》云:「散騎常侍品第三,冠右貂、金蟬,絳朝服,佩水蒼玉[10]。」宋置散騎常侍四人,亦以加官,久次者為祭酒,領六散騎焉;又置集書省領之。齊因省祭酒之號。梁因之,而加秩中二千石,後班第十二;高功一人為祭酒,與散騎侍郎一人對掌禁令。自宋以來用人雜,故其官漸替。宋大明雖革選比侍中,而人終不見重。天監六年,詔曰:「散騎常侍、員外敵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為清望,宜革選,參舊例。」自是,散騎視侍中,通直視中丞,員外視黃門侍郎。陳氏因之。後魏集書省置散騎常侍,第二品;太和末,從三品,亦領六散騎。北齊置六人,余同魏氏。後周散騎常侍為加官。隋文帝門下省置散騎常侍四人,從第三品,掌陪從朝直;亦置六散騎。開皇六年,省員外散騎常侍,煬帝三年,又省散騎常侍、散騎侍郎。武德初,散騎常侍加官。貞觀初,置散騎常侍二員,隸門下省;明慶二年,又置二員,隸中書省,始有左、右之號。並金蟬、珥貂,左散騎與侍中左貂;右散騎與中書令右貂,謂之八貂。龍朔二年改為左侍極,咸亨元年復舊。

視頻

散騎常侍 相關視頻

04 古代官職

參考文獻

  1. 《宋書》志·卷四十:通直散騎常侍,四人。魏末散騎常侍又有在員外者,晉武帝使二人與散騎常侍 通直,故謂之通直散騎常侍。晉江左置五人。員外散騎常侍,魏末置,無員。,古詩文網
  2. 《晉書·劉琨傳》:愍帝即位,拜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加散騎常侍、假節。琨上疏謝曰:陛下略臣大愆,錄臣小善,猥蒙天恩,光授殊寵,顯以蟬冕之榮,崇以上將之位。伏省詔書,五情飛越,夢遠書城
  3. 南朝梁·沈約《宋書》志第三十百官下:散騎常侍,四人。掌侍左右。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並乘輿車後;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並為加官。漢東京初省散騎,而中常侍因用宦者。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於中常侍,謂之散騎常侍,始以孟達補之。久次者為祭酒散騎常侍,秩比二千石。,國學
  4. 晉書 > 志第十四 職官:散騎常侍,本秦官也。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騎從乘輿車後,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亦以為加官。漢東京初,省散騎,而中常侍用宦者。魏文帝黃初初,置散騎,合之於中常侍,同掌規諫,不典事,貂榼插右,騎而散從,至晉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為中常侍,後遂止。常為顯職,國學大師
  5. 全晉文 - 卷三十四:郄詵才志器局,堪為黃散。,讀書網
  6. 貂蟬出兜鍪,國學大師
  7. 職官部·卷二十二:「卿等自在集書,閣省逋墮,致使王言違滯,起居不修。」 自《後魏書》曰:初,高祖以李彪為散騎常侍,郭祚因入見,高祖謂祚曰······又曰:孝文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書合省逋墮,致使王言遺滯,起居不修。"《北齊書》曰:宋弁為散騎常侍,遷右將軍,領黃門。弁屢讓,高祖曰:"散騎位在中書之右;常侍者,黃門之庶兄;領軍者,二衛之假攝。不足空存推讓而棄大委",古詩文網
  8. 卷二十一 職官三_通典(唐)杜佑纂:龍朔二年,改左右散騎常侍為左右侍極,咸亨元年復舊。,國學導航
  9. 《唐六典》是一部關於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規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機構、編制、職責、人員、品位、待遇等,注中又敘述了官制的歷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圖,此書本應按《周官》分為理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六個部分,故書名《唐六典》。因唐代官制與周官大不相同,《唐六典》實際上還是按照唐代國家機關體系進行編纂。此書分三十卷。陳仲夫,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多年從事隋唐及古代文獻研究教學。從20世紀60年代起,整理唐代重要典籍《唐六典》,稿件在十年浩劫中丟失。「文革」結束後,部分稿件復得,陳先生又重新整理,前後二十餘年,終於整理出版。,豆瓣讀書
  10. 太平御覽·職官部·卷十八:冠右貂、金蟬,絳朝服,佩水蒼玉 《晉制》曰:中書令: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乘軺車。,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