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育觀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育觀察》創刊於2012年,是由廣西師範大學主管、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主辦的刊物。

據2020年第12期期刊內頁顯示,《教育觀察》編輯委員會有編委6人,編輯部有編輯4人、實習編輯3人。

據2020年7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教育觀察》共出版文獻8042篇、總被下載857444次、總被引9296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97。

據2020年7月8日維普網顯示,《教育觀察》發文量為1324篇、被引量為1573次、影響因子為0.417、立即指數為0.169、被引半衰期為0.79、引用半衰期為3.68、期刊[1]他引率為0.943、平均引文率為5.340。

辦刊歷史

2012年,《教育觀察》創刊。

2013年,該刊刊名改為《教育觀察(上旬刊)》。

2015年,該刊分為《教育觀察(上半月)》《教育觀察(下半月)》,刊期改為半月刊[2]

2017年4月,該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9年,《教育觀察(上半月)》《教育觀察(下半月)》合併,更名為《教育觀察》,刊期改為周刊。

主要欄目

《教育觀察》設有教改工程、高教管理、思政動態、教育廣角、專業建設與培養模式、職教論壇、大學生成長、學科教學探索_語文、人文學苑、學科教學探索_數學、高職視野、就業與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發展、大學教學方法、學科教學探索_其他、理論觀察、實踐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育與發展、課堂教學新觀察_新思考等欄目。

讀者對象

《教育觀察》的讀者對象是高校的教師、教育研究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學生。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12期期刊內頁顯示,《教育觀察》編輯委員會有編委6人,編輯部有編輯4人、實習編輯3人。

據2020年7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教育觀察》共出版文獻8042篇。

據2020年7月8日維普網顯示,《教育觀察》發文量為1324篇。

收錄情況

該刊被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7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教育觀察》總被下載857444次、總被引9296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97。

據2020年7月8日維普網顯示,《教育觀察》被引量為1573次、影響因子為0.417、立即指數為0.169、被引半衰期為0.79、引用半衰期為3.68、期刊他引率為0.943、平均引文率為5.340。

榮譽表彰

《教育觀察》曾被評為第八屆廣西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投稿指南

1.題目:題目是文眼,應當簡潔明了,不宜超過20個字。題目過長者,宜添加副標題。

2.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例如:廣西桂林)、單位郵編。

4.摘要宜在200—300字,不能用「本文」「本研究」等第一人稱做論述主語,不能概述,不能對文章進行評論,應獨立成文,表達出文章的主要觀點和內容。

5.關鍵詞以3—5個為宜。

6.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誌碼、文章編號。中圖分類號請參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文獻標誌碼和文章編號由該刊編輯部填寫。

7.基金項目至少應包括項目批註(或立項)部門、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

8.作者簡介應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不寫)、學歷、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等。

9.正文標題不宜超過三級,分別以「一、」「(一 )」「1.」表示,句末均不加標點。

10.參考文獻。正文內使用」「在引號外用上標的形式標註,文後用「」進行順序編碼。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15)》(即《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11.投稿文後應附聯繫方式,包括聯繫電話、郵箱、地址等 。

視頻

教育觀察 相關視頻

教育觀察丨「三點半」難題怎麼破?
教育觀察:少年遲到遭剃頭不僅是師德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