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區李集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掇刀區李集小學(李集小學)是團林東南邊陲的一所全日制小學。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73平方米 ,現有 8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人數234人,現在教職工 25 人,其中專任教師 24 人,小教高級教師 21 人。1994年李集八村辦學校合併成立團林鎮李集小學。合併後領導班子齊心協力對學校工作進行全程管理,學校工作紮實向前推進。幾年之後學校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教學質量上升,教學、住宿條件改善。1997年一幢五層10套宿舍樓落成。並對原有老房維修一新,改善教師住房條件。2001年教育局撥款對教學樓進行大的維修,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學習環境大為改觀。2003年學校領導向上級部門請示,爭取經費,對後面一排宿舍進行大的維修。2008年秋,學生宿舍樓、運動場落成。幾大板塊基本形成,教學樓、學生宿舍樓、運動場、食堂、餐廳、家屬區一應俱全。加上多年植樹種花,學校將成為農村兒童的樂園。
教學成績
合併後的李集小學在鄧小平特色理論的指導下,拓寬改革思路,加大改革步伐,全面轉變教育思想,不斷更新育人觀念,強化了德育意識,收到了較好效果;先後共有13名學生被評為區級「優秀學生幹部」, 10 名學生被評為「三好學生」,兩篇思品教學論文分別獲市、區一等獎,陳望立的《校園文化實施方案》被區教委收錄於《三優集錦》一書,劉加明寫的《弄清事由,曉之以理》一文被《中國改革先鋒》一書收錄。教師撰寫的論文獲區級及以上一、二、三等獎的達100多人次。
教學成果
學校在構建素質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深入教學教研,改革課堂結構,重視全程管理,落實一張課表,力求「五育」並重。1994—2008年,教師在市、區舉辦的研究會、徵文評選、優質課競賽、三模製作評選等活動中,均獲一、二、三等獎;劉曉穩同學1996年4月獲數奧賽國家級二等獎;二名學生獲東寶區小學數學競賽二等獎;1995、1997、1998年在全鎮舉行的冬運會中,學校代表隊的總積分、男女組均名列榜首。鄧爽、鄧小花等12名同學的作文被《荊門日報》科教版刊登。2003年李儀同學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象棋比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8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1995年5月、1996年6月,學校被區教委先後授予「校辦產業先進單位」、「東寶區先進學校」。 2005年學校被掇刀區教育局授予「電化教學先進單位」。2007年學校被區教育局先後授予「教學先進單位」、 「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1](拉丁語:artes liberales,英語:liberal arts),又譯為文理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素質教育[2],原是指一個自由的古代西方城市自由人(有產者,即不需要出賣勞動力,僅憑產業就能生活的人,如貴族。不包括手工業者和奴隸)所應該學習的基本學科,現代則是作為生活常識的內容,可以在社會學校修習、也可以透過參加展覽等方式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 ↑ 以學生事務的角度 觀察博雅教育的實踐,道客巴巴 , 2012-7-16
- ↑ 素質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有途網,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