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拾萬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拾萬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拾萬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大足區

拾萬鎮,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東部,懷遠河畔,巴岳山下,東與銅梁區西河鎮相鄰,南與玉龍鎮相連,西與石馬鎮金山鎮為鄰,北靠萬古鎮,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23千米, 區域總面積44.68平方千米。 清宣統元年(1909年),拾萬鎮一帶設有拾萬鄉;1993年11月16日,由拾萬鄉、協和鄉合併成拾萬鎮。 截至2018年末,拾萬鎮戶籍人口為29610人。 截至2020年6月,拾萬鎮下轄2個社區、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拾萬社區一組1號。 2018年,拾萬鎮有工業企業2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1]

位置境域

拾萬鎮地處大足區東部,懷遠河畔,巴岳山下,東與銅梁區西河鎮相鄰,南與玉龍鎮相連,西與石馬鎮、金山鎮為鄰,北靠萬古鎮,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23千米, 區域總面積44.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拾萬鎮地勢東低西高;地形分為低山、丘陵、河穀類型;主要山脈有巴岳山;境內最高峰飛機口位於協豐村,海拔750米;最低點思南橋位于思南村,海拔270米。

氣候

拾萬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1月平均氣溫9.5℃,極端最低氣溫-1.℃(2010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8.6℃,極端最高氣溫41℃(2011年6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水文

拾萬鎮境內河道屬涪江水系;主要河道有懷遠河等6條;河流總長度16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懷遠河,從玉龍至萬古流經境內協豐村、八埝村、福利村、檬子村,長14千米,流域面積1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拾萬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泥石流、旱災、風雹災等;水災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5—9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6月21日的協豐村。

自然資源

拾萬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英砂等;年產優質煤30多萬噸,年產石英砂10萬噸以上;其它自然資源有陶瓷黏土、石灰石。2011年,拾萬鎮有耕地面積2.7萬畝,人均0.9畝。

人口

2011年末,拾萬鎮總人口2892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77人,城鎮化率17.9%;另有流動人口297人。總人口中,男性15610人,占53.9%;女性13317人,占46.1%;14歲以下4390人,占15.1%;15—64歲21193人,占73.2%;65歲以上3344人,占11.7%;以漢族為主,達28839人,占99.7%;有白、仡佬、哈尼、彝、壯、土家、藏、景頗、苗、傣、納西、滿12個少數民族,共88人,占0.3%;超過10人的有彝、哈尼、壯、傣、苗5個少數民族,其中彝族1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20.5%;哈尼族12人,占13.6%;壯族12人,占13.6%;傣族11人,占12.5%;苗族10人,占11.4%。2011年,拾萬鎮人口出生率6.17‰,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0.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0人。 2017年末,拾萬鎮常住人口為17455人。 截至2018年末,拾萬鎮戶籍人口為29610人。

視頻

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富硒稻基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