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著作。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毛澤東(見「毛澤東選集」)著。首次發表於1938年5月在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第40期。1952年4月將其收入《毛澤東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9章,約2.3萬字。闡明了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要求共產黨人提高對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中戰略地位的認識,加強對游擊戰爭的領導。第1章,圍繞為什麼提起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分析了抗日游擊戰爭的特點:大而弱的中國被小而強的日本所攻擊,中國處於進步時代,有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堅強軍隊和廣大人民群眾;日本是小國兵力不足,在占領區留了很多空虛地方,使抗日游擊戰爭主要地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抗日游擊戰爭是大規模的、長期的和殘酷的。這就要求把抗日游擊戰爭的問題放在戰略的觀點上加以考察。第2章,論述了戰爭的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是一切軍事原則的根據。第3章,提出了抗日游擊戰爭的六個具體戰略問題。第4章至第9章,對六個具體戰略問題作了詳細闡述。第4章是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論述了防禦和進攻、持久和速決、內線和外線的關係,指出一切行動要立於主動地位,要有計劃性,使用兵力要有靈活性。第5章是和正規戰相配合,提出了戰略的、戰役的、戰術的一種配合情況。第6章是建立根據地,指出根據地是游擊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之目的的戰略基地,游擊戰爭沒有根據地是不能支持的,對不要或不重視根據地的流寇主義思想進行了批評。對根據地的種類,游擊區和根據地的關係,建立根據地的條件,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以及敵我之間的幾種包圍態勢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第7章是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論述了進攻戰方針在抗日游擊戰爭處於防禦態勢和處於進攻態勢中如何具體應用。第8章是向運動戰發展。指出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必須正確認識這種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9章是指揮關係,闡明了正確的指揮關係是游擊戰爭順利發展的條件之一。

本書指明了抗日游擊戰爭發展的正確道路,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游擊戰爭理論的重大發展,它對於抗日游擊戰爭的順利發展、對於中國共產黨及其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起了指導作用。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相關視頻

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幾乎同時發表!
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