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丁堡動物園歷史

愛丁堡動物園歷史
圖片來自blogspot

愛丁堡動物園是位於蘇格蘭愛丁堡科爾斯托爾芬的動物園,於1913年7月22日開放。 此前,愛丁堡曾有一個動物園,但未能發展下去。

這一新動物園歸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所有,並由該協會運營。愛丁堡動物園最初是作為蘇格蘭國家動物公園開放的。 現代的動物學方法保證了動物能在愛丁堡的寒冷氣候下生存下去。

愛丁堡動物園是英國唯一被納入皇家特許狀的動物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養育和繁殖企鵝的動物園。 動物園的企鵝始終享有盛譽,且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公園每日都開企鵝巡遊。

儘管二戰期間出於安全原因對一些動物實施了安樂死,但動物園基本上未受戰爭影響。 戰爭結束後,公園內來了一隻名叫佛伊泰克棕熊,曾在波蘭軍隊中服役。 1972年,動物園中的國王企鵝之一被挪威軍隊收養。

在21世紀,愛丁堡動物園因2001年口蹄疫而被迫關閉,2005年受到了動物解放陣線的威脅。 2000年,動物園開始了徹底的改建計劃。

目錄

動物園的前身

蘇格蘭的第一個動物園被稱為皇家愛丁堡動物園,比現代愛丁堡動物園要早70年。 蘇格蘭富有的出版商和書商詹姆斯·唐納森去世後,他的鄉間別墅布勞頓·霍爾花園被改建為動物園。 動物園占地6英畝 (2.4公頃),位於愛丁堡市中心東北約一英里處,靠近東克萊蒙特大街。[1]博物學家約翰·格雷厄姆·戴利爾John Graham Dalyell是該項目的最初發起人之一,也是董事會主席。 動物園於1839年開放,園內有獅子,老虎,猴子,熊和大象等動物。

當時,動物園中的動物通常處境惡劣,被關在狹窄的籠子裡,愛丁堡動物園也不例外。 導致動物們經常患病,並且還遭受了愛丁堡凜冽東風的侵襲。 儘管遇到了這些挫折,該園還是想要通過舉辦音樂會,雜技表演,煙火表演和蒙哥菲爾氣球展覽來維持其知名度。 大象馱着孩子們逛公園,也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 然而,即使有這些娛樂活動,動物園最終也難逃失敗。 動物園關閉了,那塊場地1857年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 現在,房屋和花園都不復存在了。

動物園的建立

愛丁堡動物園由鄧弗里斯的律師托馬斯·海寧·吉萊斯皮創立,他的夢想就是在蘇格蘭建立一個動物園。 最初,他得知熱帶動物沒法在愛丁堡那樣寒冷的氣候中生活,皇家動物園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這種觀點。 但是在1908年,他受到鼓勵,研讀了卡爾·哈根貝克首創的方法 ,這種方法能讓熱帶動物在不久前對外開放的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得以生存繁衍。

1909年,吉萊斯皮等人一起成立了一家註冊的慈善組織 ,即蘇格蘭皇家動物保護協會的前身。該協會的第一任主席是律師兼政治家愛德華·西奧多·薩爾維森,他是挪威商人克里斯蒂安·薩爾維森的兒子,以後就能看出這種關係有多重要。[2]約翰·亞瑟·湯姆森向保護協會作了多場演講,進一步推動了德國哈根貝克動物園率先採用的現代方法。[3]

剩下的事就是為新動物園找到合適的地點。 吉萊斯皮希望找到一個陽光充沛的地方,並避免北風和東風。他還希望能讓人們搭乘公共交通便宜且快捷地到達動物園。保護協會獲得了期權,可以用17,000鎊的價格購買75英畝(30公頃)科爾斯托爾芬山的房子。 這所房子建於1793年,是蘇格蘭會計師威廉卡爾·哈根貝克基斯的住所。 它現在的蘇格蘭男爵建築主要歸功於麥克米倫家族1891年的改建。  

動物保護協會意識到在購買期權即將到期之前,他們很難籌集到必要的資金。 這時,愛丁堡市議會|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介入,於1913年2月直接購買了該莊園。 動物保護協會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莊園,只需每年償還4%的費用。[4]

在協會成員的幫助下,又籌集了8,000英鎊,用於公園的建設以及動物放養。 最初,動物園僅占據了最南端的27英畝(11公頃)土地,而北部的土地則用作高爾夫球場。該公園是由城市規劃師帕特里克·格迪斯和他的女婿弗蘭克·米爾斯Frank Mears設計的。[5]遵循吉萊斯皮的願景,他們根據紐約動物園公園和漢堡哈根貝克動物園等開放式動物園來進行設計。

這些現代化的動物公園為動物們提供了更加寬敞自然的環境,與維多利亞時代建造的典型飼養場鋼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蘇格蘭國家動物園經過15個星期的努力,於1913年7月22日對公眾開放,園內有大量捐贈和借來的動物。儘管公園正在大規模重新開發,但動物園如今的占地面積幾乎與原來一致。

早期歷史

自開放當年,該動物園被納入皇家特許狀。但是直到喬治六世1948年來訪後,才被授予「皇家」頭銜。至2011年6月,愛丁堡動物園是英國唯一被納入皇家特許狀的動物園。最初的特許狀將動物保護協會的使命定義為「促進,鼓勵對動物學和同類學科的研究,並培養和發展人們對動物的興趣和知識」。

由於動物保護協會與薩爾維森家族的關係,動物園一些最早的動物有三隻國王企鵝,它們1914年初,與在利斯停靠的克里斯蒂安·薩爾維森捕鯨探險隊,一起從南佐治亞抵達的。[6]它們是除南大西洋以外,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第一批企鵝。動物園在1919年成功孵化出了第一隻圈養的國王企鵝幼崽。多年以後,捕鯨船繼續將企鵝運送至動物園 今天,國王企鵝可能是動物園裡最有名的動物了。[3]

1925年動物園增加了熱帶鳥類和爬行動物棲息區,[5]隨後於1927年以贈款形式建立了水族館,又在1929年增加了猿猴舍。

如今著名的企鵝池始建於1930年,自那以後進行了重建,1990年新建了一個新的企鵝觀賞區。1928年,科爾斯托爾芬高爾夫俱樂部最終從北部47英畝(19公頃)的土地上撤離出去了,動物園得以大大擴展。公園的這個新區域再次由米爾斯及其夥伴卡洛斯·威爾森設計,並於1937年完工。

哈根貝克的現代動物園技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愛丁堡因其優良的動物而迅速贏得了聲譽。1934年,人工飼養的海獅河狸誕生了,1936年又誕生了一隻黑猩猩。一窩崽出生於1938年,不久之後,第一隻紅猩猩也在英國出生。

戰爭年代

愛丁堡動物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兩次炸彈襲擊,但大部分未受到傷害。據報道,其中一枚炸彈在1940年左右殺死了一隻長頸鹿[7]然而,愛丁堡像英國的所有動物園一樣,還是受到了戰爭的影響。 由於炸彈隨時都可能掉落,因此,如果危險動物的圍圈遭到破壞,它們可能會逃脫,構成一定的安全威脅。因此,在1941年,不得不對剛出生的狼和一系列危險的蛇實施安樂死,以防止對公眾造成任何危險。儘管戰火不斷,動物園仍在繼續發展,1942年買下了東部的土地,隨後又開始建造湖泊。

戰後時代

吉萊斯皮於1950年退任董事一職。1956年,吉爾伯特·費舍爾接替了他,成為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長,對動物園進行了有效的管理。

正是此時,愛丁堡動物園現在非常著名的企鵝遊行活動得以創建。一位動物園管理員一不小心忘記關上企鵝池的門,隨後便有一大群企鵝在動物園周圍走來走去。參觀者對遊行感到非常興奮,於是該遊行便得以經常舉辦。如今,每天動物園的企鵝中大約有三分之二在公園周圍遊行。

戰後時期動物園最著名的動物之一是敘利亞棕熊佛伊泰克。戰爭期間,佛伊泰克被賣給了一群波蘭士兵。他學會了通過攜帶彈藥箱來幫助士兵,並成為了一個非官方的吉祥物。1944年,波蘭第二軍航行到意大利,加入了英國第八軍。為了確保他能登上英國運輸船,必須將佛伊泰克正式編入波蘭軍隊。1946年,第二軍復員並定居在蘇格蘭,位於伯立克郡赫頓附近的溫菲爾德營地。佛伊泰克於1947年退役,來到了愛丁堡動物園,並一直在那生活,直到1963年去世。服役期間,佛伊泰克喜歡上了香煙,這可能讓他在動物園備受歡迎,引人注意。

1972年,當國王企鵝尼爾斯·奧拉夫被挪威國王衛隊收養時,動物園也獲得了更多的軍事資質。挪威與愛丁堡企鵝的聯繫始於薩爾維森一家與動物園的關係,1961年,一位名叫尼爾斯·埃吉利恩的中尉與國王衛隊一起訪問動物園時,引起了人們新的興趣。1972年,埃吉利恩回去後,安排衛隊收養了其中一隻企鵝。尼爾斯·奧拉夫以埃吉利恩的名字命名,這個名字也是為了紀念挪威國王奧拉夫五世,尼爾斯還獲得了准下士的稱號。尼爾斯的企鵝雕像現在放在動物園外。

三歲的北極熊梅賽德斯在加拿大丘吉爾被救出後,於1984年被送來了愛丁堡動物園。她溜達到小鎮尋找食物。由於她對居民構成了危險,人們為梅賽德斯貼上數字,以便對其進行追蹤。後因無法使其返回野外,便決定對她開槍。愛丁堡動物保護協會的一名成員與他在加拿大的表弟聯手營救梅賽德斯,並在愛丁堡動物園為她找了個新家。北極熊將成為動物園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8]

1986年,協會購買了高地野生動物公園Highland Wildlife Park,是金尤西附近的野生動物園動物園,占地259英畝(105公頃),位於因弗內斯以南30英里(48千米)。當尼爾·麥克弗森於1972年開放公園時,野生動物公園的目標是展示蘇格蘭高地的原生動物。[9]今天,它的重點已經改變,動物園主要容納了凍原物種,其中包括一些從愛丁堡動物園遷來的動物。

21世紀

1999年10月,動物園開始考慮搬遷,以改善其設施。至2000年2月,動物園已經放棄了重新安置的計劃,而是宣布了整個場地改建的「總體規劃」。

2001年的口蹄疫迫使動物園關閉,以保護動物免受感染。由於動物園無法接待任何遊客,因此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儘管公園僅在五個星期後就可以重新開放,人們還是對動物園的未來提出了疑問。 4月初,動物園重新開放時,一位匿名的前愛丁堡居民捐贈了190萬英鎊,以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2005年,新的布頓哥黑猩猩舍和英國的第一個靈長類動物行為研究站點人類進化中心鏈接一起成立。在2006年的一項科學突破中,發現愛丁堡的黑猩猩使用類似單詞的人聲來描述食品。

在2005年下半年,動物解放陣線對圈養梅賽德斯(當時英國唯一的北極熊)的行動提出了威脅。動物園最初計劃在梅賽德斯死後便停止他們的北極熊展覽。當動物園官員宣布計劃創建一個新景點,以確保該物種的生存時,動物解放陣線威脅要破壞動物園工作人員的財產,還用了其他恐嚇手段。愛丁堡對待北極熊的方法經常受到批評,諸如梅賽德斯的伴侶巴尼於1997年去世等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巴尼是被扔進他籠子的塑料兒童玩具嗆死。[10] 2009年,動物園執行了他們的計劃,為梅賽德斯創造一個新的展覽並改善條件,將其轉移到高地野生動物公園,在那裡,她與一隻名叫沃克的年輕雄性北極熊為伴。梅賽德斯患有嚴重的關節炎,2011年人們出於同情,對它實施了安樂死 。

2007年理事會帶來的麻煩

2006年1月,動物園提出了出售15英畝(6.1公頃)的土地,為正在進行的改建籌集資金。該計劃於2007年10月被理事會否決,使動物保護協會「極為失望」。動物園在11月宣布對抗理事會的決定。當月晚些時候,有傳言說動物園正在考慮遷往格拉斯哥,儘管動物園官員堅持說謠言是不真實的。對於出售土地有太多反對聲音,導致動物園最後出售的土地僅為最初提議的一小部分。

參考文獻

  1. Broughton Hall. Engravings from Old & New Edinburgh. edinphoto.org.uk.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6). 
  2. Edinburgh Zoo. The Good Zoo Guide Online. goodzoos.com. December 2010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3. 3.0 3.1 Our History. Edinburgh Zoo. [2011-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4. A Zoological Garden for Edinburgh. Nature. 1913-02-20, 90 (2260): 683. Bibcode:1913Natur..90R.683.. doi:10.1038/090683b0. 
  5. 5.0 5.1 McGowan, Peter. Corstorphinehill House, Scottish National Zoological Park or Edinburgh Zoo (PDF). Survey of Gardens and Designed Landscapes.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September 2007 [2012-12-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8-20). 
  6. Gillespie, Thomas. A book of King Penguins. London: H. Jenkins. 1932. OCLC 2795079. 
  7. Aitken, James. Evacuated from Edinburgh to The Craigs. BBC. 2003-07-28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8. Polar Bear Apocalypse. The Independent. 2006-06-11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1). 
  9. Highland Wildlife Park. The Good Zoo Guide Online. goodzoos.com. December 2010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9). 
  10. Animal activists in terror threat against zoo. The Scotsman. 2005-08-29 [2020-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