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愚人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愚人船》(Ship of Fools),是由斯坦利·克雷默製作並執導的劇情電影[1]費雯·麗、西蒙·西涅萊、何塞·費勒、李·馬文、奧斯卡·威內爾、伊麗莎白·阿什利合作主演,於1965年7月29日在美國上映。

本片講述了1933年德國的納粹勢力崛起時,在一艘由南美駛往柏林的大客輪上發生的荒謬可笑的事,反映出在特殊的時代氛圍下的人生縮影。本片是費雯·麗的最後一部作品,她時年52歲,兩年後逝世。

劇情簡介

1933年,當德國的納粹勢力崛起時,在一艘由墨西哥駛往柏林的大客輪上發生了諸多荒謬可笑的事,反映出在特殊的時代氛圍下大千世界的人生縮影。

船員都是德國人,其中還包括船上的醫生,他愛上了其中的一名女乘客。此外還有一個年輕的美國女孩,是和她愛着的男人一起旅行。對於其他乘客來說,神秘的珍妮令人琢磨不透,但是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卻引起了她的注意。、

演員簡介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35年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郝思嘉,獲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

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欲望號街車》。1951年憑藉《欲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2]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后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疾病成為費雯·麗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位。

影片評價

這是一部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小縮影,劇本結構嚴密,對白精彩有力,導演斯坦利·克雷默的執導手法沉穩而細膩,同時表現出時代洪流的衝突與亂世人生的無奈。演員的表演十分成功,使這部群戲教人印象難忘 。(新浪娛樂評)

視頻

愚人船 相關視頻

愚人船——博斯——Artroom藝速課 原創
《愚人船》花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