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惠州市小金口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惠州市小金口中學地處惠州市行政中心北部的小金口街道,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學校創辦於1982年9月,1998年設立高中部。小金口中學校園占地面積77畝,校合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有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00多人,教職員工178人,是惠城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之一。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創建具有獨特品質魅力的學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內涵的重要方面,是一所學校成長進步、永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促進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學校概況

多年來,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線,以德育為先導,以向高等學校輸送優秀人才為具體目標,構建具有個性化,能充分發揮學生特長的具有小金口中學特色的教學體系,不斷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 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和諧中創新, 先後被評為「惠州市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1]」、「廣東省創建美麗校園先進單位」、「惠州市環保示範單位」、也是廣東省網絡教育「校校通」工程試點學校。是一所省一級中學。

文化建設

在創建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工作中,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挖掘和繼承學校的文化底蘊,努力提升教育質量

學校文化體現着一個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價值觀和追求,體現着學校的辦學理念、目標、特色、風格和氛圍,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長期以來,我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辦學效益。 始終堅持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教育理念,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將教育教學工作置於培養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遼闊視野和宏大背景中,大力加強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化水平,努力構築學生為主體、課堂為中心、課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的教育網絡,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健康發展。

學校形成了 「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線,以德育為根基,以向高等學校輸送優秀人才為具體目標,構建具有個性化,能充分發揮學生特長的、具有小金口中學特色的教學體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提出了小金口中學學生基本素質標準,確立了「五會一長」的人才培養目標:「五會」即「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健體、會創造」。「一長」即「合格 +特長」,對大部分普通學生,我們將他們培養成「合格+特長」型人才,經過高校學習或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成長為素質較高的複合型人才或專門人才;對一部分基本素質發展較好的學生,力爭將他們培養為「優秀+特長」型人才,經過進入一流大學深造和實踐鍛煉,成長為現代化建設的拔尖人才

在繼承優良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好學上進、全面發展、勇於探索、特長明顯」辦學特色;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愛國、求真、自信、勤奮」的校風;「樹德、修業、嚴謹、進取」的教風;「立志、勤學、善思、踐行」的學風。

二、 重視教師文化建設,實現教書育人。

教師是學校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源,是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人本因素。重視教師和教學文化建設,培養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專業化發展的教師隊伍,是學校走內涵發展的基本保證。多年來,學校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堅持 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以加強教學科研和教師校本培訓為突破口,以科學的目標凝聚教師,以正確的思想影響教師,以真誠的關心溫暖教師,以教科研提高教師。我們的具體做法:一是在全校教師中努力形成:講奉獻、講正氣、講品位、講合作的良好氛圍 ;大力弘揚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業精神、改革精神;逐步確立現代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教學工作中 要求教師要塑造德高者的形象、博學者的形象、外在美的形象;要具備優秀的文化素質和傳播先進理念、健康道德、正確思想、前衛科學的能力;要時刻能夠運用科學知識武裝,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和豐富的文化知識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以先進的思想培養人,先進的文化武裝人,高尚的道德塑造人,成為名符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在教職工中 建立起既鼓勵競爭又提倡合作、既鼓勵個別冒尖又促進整體提高的管理機制,營造寬鬆、民主的工作氛圍,建設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教師文化。

三是重視教師的發展和培養。在教師培養中我們注重以目標鼓舞人,調動教師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堅持「看主流,重實績,不求全責備」的原則,為教師的成功創造條件。對名優教師、骨幹教師,加強梯隊建設,促其發揮作用,提高層次。對青年教師,關注他們的成長,為他們創設各種平台,結合學科特點開展教學基本功訓練、比賽。學校每年都進行一輪「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大賽,並鼓勵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或進修,以此來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進步與提高。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和創新,文化素養和品位也得到了提升。學校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覺悟高、道德修養好、敬業愛生、樂於奉獻、業務精良、教學經驗豐富、結構合理、在市、區有較大影響的穩定的教師隊伍。他們在市、區的教育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和影響,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在省、市各種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三、重視管理文化建設,實現管理育人

重視學校的「軟件」建設,關注學校的內涵發展,加快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步伐,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校認真總結多年來的管理經驗,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使學校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我們的做法:

一是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樹立「管理即服務」的觀念。着力增強管理層對於學校共同價值取向的認同感,使整個班子形成真抓實幹、敢想敢幹、團結高效的工作作風,勤儉樸實的生活作風,任勞任怨為師生服務的意識,不計報酬的奉獻精神。使學校管理層能夠更高效地服務於學校的育人目標。

二是積極推進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1)實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本着「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宗旨,按照「公開、公平、擇優」的原則, 在教師聘任中引入了評聘分開、擇優聘任的競爭機制,建立和健全了公平、規範的評價制度,實行定性與定量、過程和結果、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對教職工進行德、能、勤、績綜合考核。激勵並促使教職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履行崗位職責,始終保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2)實行班主任補貼浮動制。把班主任補貼工資部分分為動態工資,按工作量的目標完成情況發放,較好地體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有力地調動了廣大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3)實行目標管理。遵循「發展性、過程性、效益性、激勵性」原則,結合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的發展性評價方案,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定期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自檢自評評,定期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價。整個評價注重過程評價,注重從起點看變化,注重於集體評價(以備課組為評價單位),鼓勵良性競爭,整體推進,倡導打團體戰。

三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按照科學、務實、高效的原則,學校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制定、完善了各部門崗位職責, 先後出台了《小金口中學黨員幹部學習制度》、《小金口中學文明宿舍評比方案》、《小金口中學文明班評比方案》、《小金口中學德育工作制度》等 20多項制度

四、重視班級和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年來,學校力爭用文化引領學校的發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鼓勵學生自主力行,引導學生自主實踐,關注學生和諧發展、全面發展、持續性發展。

1、 強化班級文化建設 。

班級是學校的基礎,建設積極的班級文化必然為學校構建一個整體的人文環境。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的做法:

一是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注重選用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在班級內使學生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形成分工明確、相互配合能起表率作用的班幹部隊伍,從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風和學風的班集體。

二是充分發揮各班級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1、各班根據班情和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

選擇道德觀念、心理素質、人格培養、文化修養的某一方面作為突破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班級文化活動中,班級文化對環境、信息、課程、時空等因素進行整合,以充滿文化氣息又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形成德、智、體、美、勞的和諧互動。各班板報的評,集美術、動腦、動手為一體;讀報評報,熔語文訓練、社會信息、審美、思維為一爐;共青團員義務勞,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又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這些活動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含量,加深了情感體驗,提升了文化品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2、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堅持利用升國旗儀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每年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田徑運動會;在重大節日、紀念日組織文藝演出、徵文、演講比賽;開展「愛心捐助」、「為災區獻溫暖」活動;組織學生軍訓、開展社會調查、到德育基地實踐等。學校把每年 11月定為學校科技藝術節,每次藝術節, 學校精心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組織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師生籃球賽,演講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3、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 。

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只有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校工作才真正具有其自身的價值。多年來,學校一貫重視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讓學生在自己的社團組織中培養能力,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學校以學生為主體的社團組織有:學生會、校園廣播站、文學社、小記者團等。團委教育指導這些小組採取競選上崗的制度,選出各組織的負責人,在工作上放手讓學生管理自己。同時,學校積極鼓勵學生自行組織和舉辦各種有益的校級課外活動小組和班級活動小組,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朝氣蓬勃的學生社團,為學生提供了發展自己,張揚個性的廣闊舞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