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是詩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詩的靈魂(李三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是詩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詩的靈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情是詩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詩的靈魂》中國當代作家李三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情是詩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詩的靈魂

2017年5月13日上午天水老年大學詩詞班由吳治中老師主講詩詞修辭

專題講座掠影

傾聽吳治中老師關於詩詞修辭專題講座漫談【隨筆】

2017年5餘13日,在天水老年大學詩詞班課堂教室,由吳治中老師所作的中華傳統詩詞修辭專題講座開講。講座圍繞詩詞修辭專題,在吳老師生動而又富有啟發性的課堂上切入主題。

講座圍繞詩歌創作的話題,伴隨着老師對宋代大詩人蘇軾的詩作《和董傳留別》的意象解讀,讓大家感受到古人這首備受歷代詩論家稱頌的傳世詩作里,流溢出來的飽和豐厚的詩味,以及言辭里那些富有時代氣息和民俗風貌的歷史畫面。而留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不僅是詩作中的詩人對「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一種詩歌意境的追求和傾向。而當我們的思緒,沿着老師講解的思路,重新吟誦和感受其中的詩意的時候,從心底里生髮的那種別有滋味的濃濃情懷。

當我們的意識追隨着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徜徉在詩人展現給世人眼前的粗繒大布,強隨舉子踏槐花,眼亂行看擇婿車,詔黃新濕漉字如鴉等這樣一些詩句所描繪的場景里的時候,眼前呈現出的,便是一幅富有生活氣息的歷史民俗畫卷,以它那個時代里獨有的特質,讓人感受帶一種斑斕多姿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其中的意境,作者的情懷,在老師的思路和引領下,便生動而又燦然醒目地讓我們心有神會了。

從詩詞創作的要求和內容上,歷代的詩人和作者,都一度強調「酒瓶裝新酒」,因為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發展,語言文字的構成和含義,也在發生着漸變式的豐富與蛻變,這也導致在現代漢語的語彙里,多音字成分和古漢語單音節詞在表意上的判然有別。對於當代人,尤其是喜歡古體詩詞和從事創作的人們,作詩講究音韻格律,在沿着古體詩詞創作的問題上,舊瓶裝新酒必然是在所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但追求意境高遠,充滿激情,講究韻律,詞采華茂,語序變異,注重修辭等,這樣一些對詩詞創作上的特質要求和規則,應該是一定要面對和遵守的規則。只有注意和側重了這些法度性的東西,創作的作品才能真正成為一種呈現均齊美,富於音韻美,具有抒情性和飽含意境,抑揚頓挫的好作品。而要達到這樣的理想效果,講究詩詞創作中的修辭方法和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吳老師的課堂主題,正是沿着這樣一種思路和向度,為學員們提供和指出了一個詩詞創作借鑑之路。詩貴意境,鍊字不如鍊句,鍊句不如煉意。這節課堂講座,首先突出了意境和激情這一詩歌的本質特性。從課堂效果和啟發思維的教學要求出發,他以大家非常熟悉《沁園春。雪》(毛澤東)和元人馬致遠和白樸的兩首同體小令《天淨沙》舉例,對作品裡體現出來的意境和詩情畫意作了富有啟發性和深刻獨到的判析,讓人在重溫和吟誦的感知里有了一種思路一新而又別樣的領悟和體會,生髮出回味不盡的神思逸想,開闊了自己一度低迷而又困惑的眼界。以上所舉的詩作和小令,都是寫景抒情題詞的佳作名篇,但當我們的思緒,在豁然開朗的頓悟和啟發引領之際,再回過頭來體味作品裡折射出的高妙和意境,那種心領神會的感觸,無庸質疑的確是一種深入其境的難得收穫。

人們在談到好詩詞作品的時候,經常會用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樣的好評來形容其中呈現出來的美好畫面。但這往往是一種局限於從理論的高度和概括層面上得來的潛在認識。聽了吳老師深入淺出的講座,讓人在認知上,對這一長期困惑自己的問題,心裡有一種豁然開悟的暢想,迎刃而解。《沁園春。雪》這首詞作,通過毛澤東這一領袖人物的視野和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氣勢壯闊的山河雪景圖,也是一幅縱貫古今飽含着金戈鐵馬意味的斑斕歷史人物畫卷。而其中流露出的詩人氣質,君臨天下的大氣磅礴,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王霸之氣與恢弘氣度,的確是一種意境高遠的為人情懷。縱視古往今來的詩人和他們筆下描寫祖國大好河山題材的詩作,可堪稱風華絕代前無古人,這樣的高度和胸襟,是一般人所難以企及的。也正因為這樣,這首詞作在解放以前的重慶談判期間,當他出現和刊發在當時很有影響的新華日報的版面上市,一時出現的當天報紙脫銷和洛陽紙貴的情景,也在文化圈和政治上引起了空前的轟動效應,據說當時國民黨的文化宣傳部門,曾經專門組織了一批文人詩詞寫作班子,意在拿出能夠與這首詞作比肩和展示水平高下的來與其抗衡。但詩人天賦的氣質才情,一代偉人博大的胸襟氣度,詞作里折射出的天縱之資和高遠意境,是任何人也無法逾越的,一場關於詩詞筆墨的幕後文化戰場的較量和對決,也只有偃旗息鼓,就此作罷。

談到詩歌意境和情感的話題,吳老師在講座里,提到了元以後被後人稱為千古秋思之祖的元四家之一的作家馬致遠。他為世人所稱道小令的《天淨沙。秋思》,與處在一個時代的白樸同題作品相較,兩者都是歷代既景作品中的名篇,僅就詞作所展示的文字畫面來看,都有非常立體和斑斕的畫面感讓人難以忘懷,但前者作品裡表現的,是為遊子思歸之情,情深而意切,讓人覺得畫有人,人在畫中,浸透出作者關於人生懷想的濃烈情緒,但後者卻沒有前者「斷腸人在天涯」這樣的點題句子,以致讓人覺得,儘管作品中作者也是在寫秋思,但他只是在以一種平視的角度旁和守望,沒有把自己更多更深厚的情感傾注其中,只是讓人在視角衝擊帶來的感動中,獲得一種平面鋪陳中顯得直觀的寫生色彩畫面,缺乏一種能夠觸動到人的情感和心靈深處的衝擊和感染力,這必然使它的內涵顯得有些單薄,因而也沒有馬致遠作品裡流露出來的那種蒼涼與厚重質感。從詩歌意境的追求去考量,兩者在文字里描繪和展示的具體景物和生活畫面,都體現了對境的把握,甚至後者描寫的畫面色彩感更加絢爛斑駁,但高下之別也由此顯而易見。區別就在於馬致遠的作品,讓人更多地感受到一種來自於人世間離別相思所帶來的孤獨與悽苦悲情。這裡所強調突顯的,就是意境對於作品境界優劣的評價尺度,兩者的高下,也因此而有了彼此相較之下的輕重之別。

吳老師在課堂講題里,提到「點景(人、物、建築)」,指出詩作要有一點東西來表現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就是要突出詩文意境對於創作成功和作品優劣的重要性和關鍵地位。他還利用京劇的兩個韻調西皮調和二黃調作比,從西皮調高抗激烈和二黃調纏綿婉轉的風格特徵所體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的角度,對詩詞創作在謀篇構思和選材的取捨上,作了有益的闡發與啟示。凡是喜歡古典詩詞和讀過文學史的人都知道,對於不同門類的文學藝術作品,儘管它們的表現形式和題材個不相同,但有總有一些東西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作品所要表現得意向和宗旨,也就是詩詞作品裡人們經常強調的主題思想和意境。

古典詩歌,原本是用來歌唱的,所以知音之韻,就成了以往的詩論家和他們以前的古人,對詩詞創作者在知識儲備和文學藝術素養方面的評價要求。涉足詩詞創作,必然要突破音韻和諧及平仄粘對這些在形式規則方面的學問基礎。這應該也是一個傳統讀書人和喜歡古典文學詩詞的作者必須擁有的常識。吳治中老師是我三十多年前的高中語文老師,他深厚的古代文學知識學養,還有曾經擁有的會拉二胡和舞台演藝的閱歷,使得他對古典音樂宮商角徵羽五音分節和各韻調的特殊表現功能包括現代音樂五線譜的知識,是深有洞察和體味的。在這次課堂講座里,我作為他過去曾經教過的學生,和詩詞班的學員一起,再一次聆聽和感受他的講課風采,從知情人的眼光,以一個隔別三十多年且擁有了自己的人生閱歷的學生的角度,身處其境,感受和傾聽老師關於古典詩詞的知識的講座,其中的感受,更是一種有別於過去學生時代的獨特情懷和體驗,課堂所受到的啟發和教誨,的確有讓人長期不得其解而一旦開悟的頓悟之感。

為了深化對課堂主題的認識,吳老師在課件里,還提到了詩歌要抒大情,抒大愛。

他引用唐代崔顥《黃鶴樓》和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台》兩首作比。這兩首千百年來一致為古今文人和詩論家動輒援引的千古佳作。從意境和立意的角度進相比較,同是登臨攬勝的佳作,但李白的詩要比崔顥的詩要高一些,儘管崔詩《黃鶴樓》也是被受歷代唐詩編選者推崇的唐律壓卷之作,甚至在有選本和選家的詩集匯編里,被稱為「唐詩七律第一」,但就立意的高遠來看,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顯然有後來居上的壓倒優勢,所以李白這首登臨懷古詩作,影響則更為深遠廣大,有超越崔顥《黃鶴樓》這一詩作之處。要害之處,就是李白的詩作立意高遠,抒發的是體現着自己人生閱歷和遠大抱負的人生之大情懷,抒寫的是流溢在字裡行間的家國大愛。談到古體詩歌,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與古典詩詞一度須臾不可分離的音樂節奏感和詞(調)體格律抑揚頓挫的話題。在涉及到事關格律和平仄對仗的這一問題時,講到二人的詩嚴格按照格律講,是破格的,比如「白雲千載空悠悠」最後三個字就是"三平調",而這一點,在後來的倡導格律的詩論家那裡,恰好是格律詩應嚴格講究格律詩這一法度的大忌。但歷來的選家們,卻從意境的標準衡量,這首詩作就被推崇為唐律第一(之首),因為古人對詩作的命意和推崇,是非常講究意境的。

談到了詩歌創作對作者的要求,是需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和詞彙積累等語言問題。講座還涉及到粘對與吟唱、吟誦話題,以及古代漢語裡的一些詞彙,到現在尚通過民間方言流行在當地中人口語裡的現象。他說我們天水人是非常偉大的,大家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在天水方言土語中,有些口頭語,在古典詩詞的有些詩句里,就可以找到它原本要表達的相同的意思,這就是方言中對古漢語的保護和遺存。比如前面提到的詩句里的一些詞字,像粗繒大布里的「繒」「讀zeng」,「吟」「讀yin」這樣的古漢語詞彙,原來是我們日常生活里,掛在嘴邊口頭耳熟能詳的方言俗語,比如像以前人們用來裝糧食或麵粉的口袋(口胎),裡面裝滿了東西,要馱在「你把口袋的繩子好(繒就是紮緊的意思)」,現代漢語中說的「你再回想一下」,就是天水方言裡的「你再吟給卡」等。

總體感覺,聽吳老師講課座,真讓人大開眼界,有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對於我,這個他三十年前曾經教過三年高中語文的學生,在臨界不惑之年的這個年紀,覺得現在能夠有機會坐在課堂里,重新聽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說,既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路,更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感和享受。 [1]

作者簡介

李三祥,自號嶓冢山人,甘肅天水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