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頌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頌賢(1817年—1892年),清末浙江湖州南潯鎮巨商,以經營輯里絲出口致富。 據傳他的財富僅次於劉家,占四象之第二位。字竹齋,祖籍徽州休寧,清康熙年間遷居南潯(今湖州市南潯鎮)。初以彈棉花為業,父張維岳始從商,在南潯華家橋附近開設糕團店,繼開小醬園。張維岳有兩個兒子,張頌賢為老二。張頌賢善經營,鴉片戰爭後,從事絲業,全力經營輯里絲出口業務,並在南潯、上海開設了「張恆和絲行」,營絲不數年發家,遂成巨富,成為「南潯四象」之一[1]。在南潯東建大住宅,宅後古東墅故址造花園,取名東園,俗名張家花園。

生平

張頌賢善經營,稍積資金,遂從事絲業。被譽為四象中「張家的兒子」。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鴉片戰爭失敗,五口通商,上海於1843年闢為通商口岸,南潯輯里絲暢銷外洋。張頌賢看準時機,在南潯絲行埭和上海增泰絲棧分設張恆和絲行與絲號,聘請得力絲通事,全力經營輯里絲出口業務,成為巨富,在南潯東吊橋外建大住宅,宅後原「東墅」古園廢址上建「東園」,俗名張家花園。本地人以恆和絲行出名,故稱張家為張恆和。分家後,張質甫遷居南西街華家弄口,購進原顧豐盛大住宅,經擴建後稱南恆和,立堂名懿德;張定甫仍住老宅,擴建新廈,稱東恆和,立堂名尊德。

營絲髮家後,又着眼於鹽務。1851年—1864年(太平天國時期),浙江沿海動亂不定,鹽官逃跑,私鹽充斥,鹽商所持食鹽引票失去統銷保障,紛紛拋售,引票價值慘跌。按清製鹽以引計,每引若干斤,已納稅的稱引鹽,經營引鹽的商人,國家給與引商運銷引鹽的票據,稱引票,引商劃定銷售的地區範圍,稱為引岸,故有「專商引岸」之名,為抗日戰爭前對食鹽有高度壟斷性的專賣制度。張頌賢廉價購進杭州大鹽商朱恆源的十萬引票,又把朱恆源過戶為張恆源,其他鹽商有轉讓引票的,亦悉數收並,張家遂成為引商大戶。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軍退出浙江,鹽區重新設官統制,引票價格猛漲十倍,驟然擴大了張家的財富。張頌賢對整頓鹽務有一手策略,他約諸鹽商收餘姚岱山鹽民的私鹽輕課減價,惠及鹽民,加強緝查,斷絕了私鹽的來路,達到官商兩利。

他看到日本蠶絲在國際市場競爭劇烈,絲價又操在外商之手,預感輯里絲外銷好景不長,因而棄絲專營鹽務。在上海九江路大慶里設總管理處,稱恆源總賬房,由外甥李惟奎字聯仙任總經理,原恆和絲行賬房林梅生為協理,又得姻親周湘齡的襄助,除占有浙西大部分引鹽權外,還占有蘇五屬(蘇州常州無錫鎮江太倉)等府屬引鹽權的大部分。張家有20多萬引票,每引381斤,單是蘇五屬年銷量在30YY擔以上。在浙北、皖南、蘇南的部分大城鎮設鹽公堂,為統銷引鹽的基層機構,經營批發業務,兼有查輯和扣押私販之權,故名「公堂」。因贏利較豐,成為張家的搖鈿樹。張家經營的是浙鹽,劉家經營的是淮鹽,同為鹽業界巨頭。

張頌賢既然有鹽,不僅壟斷了引岸範圍內的食鹽運銷,也壟斷了醃臘業和醬業的用鹽[2],還動腦筋在本地搞起了鹽對食品的加工利用。在南潯獨資或合資開辦了張恆泰、張恆昌、張元泰、張啟泰、張義隆等醬園,在外地還設分店,經營造醬,做醬油、辣醬、醬菜和腐乳等,還擴展到醃臘加工業務,幾乎壟斷了南潯鎮周圍方圓50里內各鄉鎮的食鹽和醬製品等的批發和銷售。此外張頌賢在馬家港河東建宗祠,在徽州、常熟、南潯等地購置莊田,贍養和獎恤族人。開典當、錢莊、辦通運公司、投資銀行,經營房地產等等,財源滾滾,家大業大,至光緒中,張家已成為南潯富豪中的「四象」之一,實力僅次於「四象」之首的劉家。張頌賢於1892年(光緒十八年)病卒,終年76歲,恩封資政大夫,戶部貴州司郎中。

評價

張謇《烏程張封公墓碣》:「同治初元,私販充斥,引滯課絀,鹽法太壞。巡撫召商集議,頌賢連約諸商,收餘姚岱山之私,輕課減價,以陰敵緣江並海之私。於是商利益滋,官課以充,而家亦日益豐大。」

視頻

張頌賢 相關視頻

湖州南潯古鎮(下集)
南潯古鎮天下難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