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廖冠賢(1914—1983),男,江西省寧都縣人。漢族,開國少將,擔任過空軍政治部副主任兼後勤部政委、南京軍區空軍政委、武漢軍區空軍政委。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目錄

人物簡介

廖冠賢(1914-1983), 江西寧都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十二軍連指導員。1934年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團政委、 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十三旅政委、第二野戰軍十三軍副政委兼 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武漢軍區空軍副政委兼 空降兵第十五軍政委、空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空軍後勤部政委、南京軍區空軍政委、武漢軍區空軍政委[1]。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3年11月5日病逝。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廖冠賢,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十二軍第三十五師一○三團連政治指導員,軍委教導連政治委員,中共鎮原縣委宣傳部部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騎兵團政治委員,三八六旅七七二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十三旅副政治委員兼 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第四縱隊十旅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十三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上黨、淮海、渡江等戰役。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二政治幹部學校副校長,一九五二年畢業於軍事學院。一九五四年赴朝,任志願軍十五軍政委。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同年回國,任十五軍政委。一九六一年六月一日,陸軍十五軍改編為 空降兵十五軍,武漢軍區空軍副政委廖冠賢兼任空降兵十五軍首任政委。據有關材料介紹,當時中央軍委在全國幾十支野戰軍中,反覆遴選出叄支,交劉亞樓空軍上將,由他從中挑選一支,改建成空降兵部隊。這叄個軍分別來自一野、 二野和四野,來自二野的就是十五軍。劉亞樓挑了十五軍,他對空降兵十五軍首任軍長趙蘭田和廖冠賢說:「這次改建為什麼選到十五軍?這也是經過挑選和比較的。十五軍是個能打仗的部隊,在上甘嶺打出了國威。不僅中國,而且全世界都知道有個十五軍[2]。作了比較之後,軍委就決定下來了。」廖冠賢擔任過空軍政治部副主任兼後勤部政委、南京軍區空軍政委、武漢軍區空軍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視頻

廖冠賢 相關視頻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微課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