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原名南京長江隧道,簡稱應天大街隧道,是已經投入使用的南京市快速過江通道。其局部位於江心洲底部,與夾江大橋在江心洲相連,兩項工程連接了建鄴區河西新城與浦口區。
應天大街隧道工程位於長江南京市區段江底65米,為雙向六車道的快速過江通道,設計時速80千米,隧道長3790米。其左線於2009年5月20日貫通,右線於同年8月22日貫通,2010年5月28日通車[1]。2019年12月20日改為現名。
隧道擁有者為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80%),並未將隧道注入上市子公司。
建設歷程
2005年3月,隧道奠基。9月28日,隧道正式開工建設。
2008年5月16日,隧道左線正式開工。
2009年5月20日,隧道左線正式貫通。8月22日,隧道右線正式貫通,標誌着隧道全線貫通。
2010年5月28日,隧道正式通車。
2019年12月20日,隧道更名為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隧道位置
隧道位於南京市浦口區黃家村、南京長江大橋和長江三橋之間,南起南京市主城區的濱江快速路與緯七路互通立交,北至浦口區的寧合高速公路入口,由江南濱江快速路與應天大街西延線互通立交過渡段接入點起,至江北收費廣場連接快速路500米處止。
隧道設計
隧道結構
隧道採用「左汊盾構隧道+右汊橋樑」方案,隧道埋深在江下11米至22米,隧道建設利用了江心洲,南北掘進的隧道都要在這個小島上出洞,減少了整個隧道在水下的長度,隧道主要由過江通道跨長江主航道的左汊隧道、過江通道跨長江江心洲夾江的右汊大橋和過江通道穿江心洲公路立交橋三部分組成。隧道過江通道跨長江主航道的左汊隧道由中鐵十四局負責建造,隧道內共3車道,兩個車道寬3.5米,一個車道寬3.75米,其中,寬車道為客車、公交車專用車道。過江通道跨長江江心洲夾江的右汊大橋為江心洲夾江大橋,由中鐵十五局負責建造、過江通道穿江心洲公路立交橋為江心洲立交橋。
作為隧道的組成部分,江心洲夾江大橋連接河西揚子江大道與江心洲,全長665.5米,主跨248米。大橋雙向6車道,設有人行道。
隧道參數
隧道總長5853米,其中,左汊隧道總長3825米;右汊夾江大橋長910米;接線道路及收費廣場共989米。通道按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行車速度為80千米/小時。工程總投資近40億元人民幣,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33億元人民幣。
隧道的直徑為14.93米,截至2015年12月,列全球盾構隧道第二。
隧道盾構所使用的刀盤直徑為14.93米、重約4000噸、長130餘米、有5層樓高的「揚子2號」盾構機。
設備設施
安全設施
隧道每隔80米在一側路面上都有一個大蓋子,市民只要按一下開關,這個蓋子就會彈開,然後市民可順着逃生滑梯來到路面下的通道,該設計主要是考慮到隧道內發生火災並產生大量煙霧時逃生所用。另外,隧道內還將安裝水噴霧頭、加強照明燈、車道信號燈、揚聲器、監控攝像機、防衝擊側石、路邊溝、電纜通道、安全通道等共23種設置,可保證行車安全[2]。
光過渡帶
為消除進出隧道洞口時的「黑洞效應」和「白洞效應」,確保行車安全,在隧道兩端洞口內外還設置了光過渡帶。光過渡帶由自然光過渡及人工光過渡組成。自然光過渡段長60米,由鋼筋混凝土柵梁及遮光隔片組成。為了加強光過渡效果,一方面適當抬高出口的高度,以增加進光量;另一方面,在柵梁底部還設置了開口面積由大到小的菱形孔,使進光量由大到小,逐步過渡。
視頻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完成養護恢復通車 ,人民網,2020-06-17
-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安全運營十周年,楊子晚報網,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