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福鎮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稱: 廣福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

下轄地區: 14個行政村1社區

政府駐地: 廣福街

電話區號: 0791

郵政區碼: 330205

面 積: 6281公頃

人 口: 33902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潮濕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A

廣福鎮隸屬於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位於江西省中北部的贛撫平原,譽稱福地。自清朝道光年間設墟後就商賈雲集,故冠名「廣福」。 轄14個行政村1社區。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6281 公頃,常住人口33902人。[1]

目錄

鄉鎮簡介

廣福鎮位於江西省中北部的贛撫平原,距南昌市35公里,總面積61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6萬人。京九鐵路、浙贛鐵路貫穿全境,北臨航道,西傍贛江,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 廣福歷史悠久,物產豐富,譽稱福地,自清朝道光年間設墟後就商賈雲集,故冠名「廣福」。  近年來,勤勞智慧的廣福人民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大興創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經濟和社會等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至2005年底,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751萬元,比2001年增長75.2%,年均遞增15%,實現財政總收入750萬元,比2001年增長178%,年均遞增29.1%,一般性預算收入556萬元,比2001年增長42.6%,年均遞增9.3%;農民人均收入3838元,比2001年增長70.1%,年均遞增14.2%,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3153萬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03%。  

歷史沿革

1959年設吳石公社,1968年併入三江公社,1978年分設廣福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1997年,轄廣福街居委會及廣福、北頭、吳石、江家、木山、荷山、沙港、漳溪、萬洲、宋洲、潭崗、官塘、板湖、南溪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廣福街,距市區中心36千米。

行政區劃

轄廣福街社區居委會,廣福村、北頭村、吳石村、江家村、木山村、荷山村、沙港村、漳溪村、萬洲村、宋洲村、潭崗村、官塘村、板湖村、南溪村等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廣福圩。 區劃代碼 [代碼]360121108:~001廣福街居委會 ~200廣福村 ~201北頭村 ~202吳石村 ~203江家村 ~204木山村 ~205荷山村 ~206沙港村 ~207漳溪村 ~208萬洲村 ~209宋洲村 ~210潭崗村 ~211官塘村 ~212板湖村 ~213南溪村。  

交通

京九鐵路、浙贛鐵路貫穿全境,設有江家、潭崗兩個車站,向塘鐵路貨站與鎮區毗鄰。105國道穿鎮境南北與溫厚高速公路立交。北臨航道,西傍贛江,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  

資源特產

廣福鎮物產豐富,主要有鐵、錳、大理石、 稀土、瓷土、粘土等礦產資源和豐富的林木、水力資源,盛產烤煙、毛竹、西瓜、松、杉、臍橙。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廣福鎮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富民強鎮和加快發展最有效的辦法,不斷創新投資理念,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形成了「群策群力找項目,千軍萬馬搞招商」的生動局面。落戶小蘭工業園的「華昌」、「華遠」、「華航」等企業與依託該鎮的憶春花卉苗木、瑞奇食品有限公司、廣譽砂輪、綠玉糧食加工廠、越明油庫、新昌木材有限公司等企業形成了兩翼齊飛、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工業經濟占全鎮經濟的比重達到45%,企業稅收成為全鎮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廣福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了後勁。

社會事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廣福鎮始終堅持以環境衛生整治為抓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21世紀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重大舉措。廣福鎮按照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精心選擇木山澧湖新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重點打造。澧湖新村新農村示範化建設成效顯著,是縣委、縣政府2005年表彰的新農村建設兩個先進示範點之一。廣福鎮2005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村容鎮貌整治工作在南昌市2006年4月中旬組織的檢查評比中被評為全縣一類第一名。 到2006年,全鎮基本實現了「三通」(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2006年,積極實施「六路齊進」、「三大工程」戰略,投入70多萬元,實現了葉田至留畲3公里長的公路水泥硬底化。水利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鎮水力資源充沛,電力能源後勁充足,發展潛力大。全鎮共有發電站9間,總裝機容量9.66千瓦,年供電量320萬千瓦時。 有線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使廣大群眾既增添了生活樂趣,又加深了對社會的了解,文化部門積極開展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群眾性活動,不斷充實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衛生系統各項配套設施基本健全,各村都成立了衛生服務室。   到2008年,全鎮設有中學1間,小學10間,5個文化活動中心和6間圖書閱覽室。九年義務素質教育成績一直走在全縣的前列,初中教育升學率在鄉鎮中學中名列前茅。群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年年名列全縣前茅。 到2008年,廣福鎮硬化公路總里程40餘公里,農村公路硬化「村村通」工程全面實現,修通硬化路面的村小組也在70%以上。  

名勝古蹟

廣福永木黎村。據黎姓家譜記載和地名普查資料所記,從唐始,黎姓已居於此,至明、清已歷經數朝而不衰。現有房屋37幢,其中34幢為明末清初所建,風格古樸迥異,多為勒馬式八字斗門,一般兩進四廂或一進兩廂帶反照堂,有的兩旁留有暗走巷。村後有裔山,竹木成林,鳥語花香,而山後的吳家山緩丘上坐落的是唐永王古墓。該墓封土高2.8米,直徑16.7米,寬12米,呈橢圓形,為南昌市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視頻

廣福鎮迎國慶文藝匯演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舞蹈

參考資料

  1. 蕉嶺縣廣福鎮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蕉嶺縣人民政府網站 , 201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