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廣州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政府工作部門。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獲評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

2021年2月25日,入選「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名單。

主要職責

擬訂進出口食品、化妝品安全和檢驗檢疫的工作制度,進口食品、化妝品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按分工組織實施風險分析和緊急預防措施工作。依據多邊協議承擔出口食品相關工作

相關資訊

讓食品安全看得見!廣州海關實驗直播教市民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不粘鍋塗層脫落仍繼續使用、使用餐盤墊紙接觸食物、將竹纖維餐具放進微波爐[1]中加熱……許多民眾往往不知道,這些看似正常的操作,會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風險隱患。

3月15日上午11時,一場主題為「食品接觸產品的安全,你關注了嗎?」的視頻直播在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進行,廣州海關商檢業務專家、技術中心實驗室專家面對鏡頭向社會公眾普及食品接觸產品安全知識,提醒消費者注意選購使用事項,介紹海關對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相關措施,現場演示食品接觸產品的耐磨性、有害物質遷移、熒光增白劑檢測等7項檢測實驗。

廣州海關工作人員對不粘鍋進行耐磨性試驗。

食品接觸產品是指和食品接觸的各種產品,包括食品包裝、餐廚具、食品加工器具、廚電產品等等。食品接觸產品是食品到達餐桌前的重要一環,直接關係到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我國作為全球食品接觸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出口食品接觸產品約100億美元。近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高檔新型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

「進口食品接觸產品進一步豐富消費者的選擇,但同時,一些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也有所增加,相關質量安全風險不可忽視。一些添加劑如果不當使用,就可能會生成質量安全不合格的食品接觸產品,帶來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芳香烴類有機物等。」參與本次直播的廣州海關商品檢驗處專家林羽揚介紹,2021年該關監管進口食品接觸產品近2000萬美元。

海關作為國家進出口商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食品安全法》[2]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對進出口食品接觸產品實施商品檢驗。在實際工作中,關員對食品接觸產品進行現場檢驗,檢查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部分商品將被抽取送到實驗室進行全面檢測。

當天的直播展示了實驗室部分食品接觸產品的檢測過程:工作人員將不粘鍋的鍋底平均分為AB兩個區域,用不乾膠覆蓋B區用於對比。隨後將不粘鍋放置于振動耐磨試驗機上,依次加入鋼珠、白剛玉粗磨粒和水,再以每分鐘300轉的速度快速振動運行15分鐘,模擬家裡翻炒菜時食物、鍋鏟與塗層摩擦的場景。

「15分鐘後,我們會洗淨不粘鍋並撕開B區域的膠帶,對比A、B區不粘塗層表面的情況。 」廣州海關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的李函珂博士向直播觀眾介紹不粘鍋的耐磨性檢測方法,「若不粘鍋塗層表面出現白色的小點點,則說明塗層的基體暴露,無法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應該儘快更換新鍋。」

廣州海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竹木製品遷移液二氧化硫含量滴定實驗。

據介紹,日常生活中,許多消費者在不粘鍋表層刮花後仍然繼續使用,這樣做會帶來健康風險。部分不粘鍋在表面磨損或塗層脫落後,基材中鋁元素向食物的遷移量會大大增加,而攝入過量的鋁會對人體的中樞神經造成損害,尤其是可能會造成嬰幼兒和兒童的神經發育受損,導致智力發育障礙。

「消費者在選購不粘鍋時應選擇正規廠家、正規渠道的不粘鍋。使用時建議用竹木或硅膠勺炒菜,避免使用不鏽鋼等硬質鍋鏟炒菜;同時應避免過熱、空燒;儘量不用冷水沖洗熱鍋,過大溫差,熱脹冷縮都容易造成塗層脫落。」李函珂博士提醒。

李函珂博士在直播中展示了紙張、竹木製品、兒童餐具、再生塑料等食品接觸產品檢測實驗,讓廣大網友們對食品接觸產品的質量安全有了既直觀生動又深入全面的了解。「食品接觸產品的安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李函珂在直播的最後呼籲各方共築「舌尖上的安全」。

據了解,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是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接觸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近年來共獲得5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主持和參與修訂了2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為助力食品接觸產品質量提升、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微波爐有哪些優點缺點,搜狐,2021-12-12
  2. 一圖讀懂《食品安全法》,搜狐,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