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幻想交響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幻想交響曲(法語:Symphonie fantastique,作品14/H48)乃埃克托·柏遼茲於1830年間所作的交響曲作品。習慣上被認知的名稱事實上是作品的副標題。柏遼茲為作品所起的正式名稱為:「一位藝術家一生的插曲」。作曲家創作靈感來源於他傾注以狂熱愛情的愛爾蘭籍的莎士比亞戲劇女演員哈莉葉特·康斯坦斯·史密遜。作為標題音樂完美而明晰的範例,該作品在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當中被推崇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曲之一[1],時至今日仍廣受全球各地的音樂演奏會聽眾歡迎。

概述

當時浪漫主義在法國正如魚得水般的風行,在詩壇、畫壇、樂壇都各有代表人物,詩壇是雨果、繪畫則是德拉克洛瓦(Fugene Delacroix),音樂方面就是以柏遼茲為尊。浪漫主義的微言大義,主張藝術應有尊重創作者的絕對自由,而在音樂方面表現出來的,則是對於炫目展技的高度興趣,例如李斯特的鋼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出,而管弦樂方面柏遼茲無疑是「管弦超技」的先行者,他所寫的交響曲與過去此類曲目有極大出入,無論在樂曲規模、樂念發展、樂章數,柏遼茲的手法像是脫韁的野馬般,完全不受前人的束縛,自由自在地揮灑起來。他留給世人《幻想交響曲》、《意大利的哈洛德》[2]、《羅密歐與茱麗葉》、《送葬與凱旋大交響曲》等「交響曲」作品,其中最知名的《幻想交響曲》完成於1830年,當時舒曼尚未開始寫交響曲,而勃拉姆斯都還沒出生呢!

創作背景

眾所皆知柏遼茲寫作《幻想交響曲》是因為對女伶史密遜(Harriet Smithson)的一片痴心,在詳說這個愛情故事之前,我想先提《幻想交響曲》的後續發展,給有興趣的人作為追蹤參考。在《幻想交響曲》之後,柏遼茲還寫了該故事的傳記續篇與音樂續篇,其中傳記續篇《回到生活》敘述藝術家雷利奧(Lelio,作品14b)通過音樂的治療力量,從狂亂中回到現實生活。而音樂續篇獨白劇《雷利奧》就以藝術家雷利奧為名的,是部結合歌手與演員口白的管弦創新之作。

如果單就柏遼茲為史密遜寫《幻想交響曲》來看,多數人會以為柏遼茲相當痴心,但是就他一生的情史而言,柏遼茲的痴心只是一時的。當他十二歲時,愛情與音樂同時向他招手,他「高射炮」地單戀大他六歲的艾思蝶杜波(Estelle Duboeuf),而這段純純的情愫我們也可以在《幻想交響曲》第一樂章慢板序奏中聽到。而1817年他與劇院的第二小提琴手M. Imbert學習聲樂與長笛,算是正式的開始音樂啟蒙教育。

視頻

幻想交響曲 相關視頻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參考文獻

  1. 當今最熱門的十部古典音樂佳作,搜狐,2020-04-27
  2. 柏遼茲的《哈洛德在意大利》,360個人圖書館,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