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講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講戲,是以地方方言演唱戲文的高腔劇種,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代初年,起源於屏南,流傳在寧德、福州地區。由於唱詞和對白都用方言,平白如講話,故稱「平講戲」,是閩劇的前身之一 。

2008年6月7日,屏南平講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2月,福建省福安市申報的平講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簡介

平講戲是由明末清初時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並結合屏南民間的「馱故事」表演藝術逐漸形成的。清末民初,平講戲盛極一時,民國26年(1937年)前後,農村戲景漸衰,加上新興閩劇的流入,平講戲式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講戲一度復甦。

平講戲多吸收當地民歌俚語,演出內容大多表現愛情婚姻和勞動生活。代表劇目有《雙封侯》、《雙狀元》等,此外有折子戲《樓台會》、《雲頭送子》等。

平講戲的音樂源於民間歌謠,吸收四平腔以及亂彈的逗腔、洋歌等唱腔,以語改腔或改腔用語;一人唱,眾人和,逐漸形成地方特色。主要樂器有管弦、笛子、京胡、魚鼓、手鼓、手鑼等,其早期的樂器[2]因陋就簡,方便實用,特色樂器有刀鞘板、無月大鑼、毛胡、平面低音鑼、指吶等。平講戲角色分為小生、小旦、老生、大花、等行當,着重於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戲」之稱。

歷史上平講戲多數是以村名或班主姓名為班名,如「潘光蠻班」、「際水班」、「棠溪班」等。

意義價值

平講戲是直接吸收四平腔藝術特色形成的高腔劇種,保存着原生態戲曲文化特質,其劇目、唱腔、表演諸方面都蘊藏古代戲曲藝術形態的東西,特別是其唱腔音樂,伴唱和演奏形式上基本保存高腔古貌,為研究高腔和四平腔提供了可靠的實證。平講戲與宗族社會的宗族戲曲演出制度有重大關係,平講戲班的形成、劇目的演出,都是族人對於維護平民百姓利益的一種文化行為,從宗族戲劇這一點上看,平講戲於研究中國民間戲曲與農村社會宗族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系。

視頻

平講戲 相關視頻

福安平講戲 馬匹卜駁妻
福安平講戲《拾玉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