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龜山水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龜山水庫位於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市區西南約6公里處,是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供水、養殖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庫。因攔河壩和順河壩(副壩)相接處有一白龜山而得名。又稱平西湖。
水庫始建於1958年,1966年8月竣工。1998年10月進行了除險加固工程。
白龜山水庫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氣魄,取名「平西湖」,散落在蕩漾碧波中的十幾座沙洲,星星點點,若隱若現,時沉時浮,閃現燦燦銀光,組成有名的白龜沙洲。北岸綠蔭叢中掩映着工人療養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築依山臨水,風格迥異,頗具水鄉風味。
南岸的宋寨村是《歧路燈》[1]作者李綠園的故里。村旁的魚陵山上,有大小墓葬70餘座,為戰國、西漢古墓群。
歷史沿革=
1954年7月,水庫首次勘察由中央地質部淮河地質隊和河南淮總第一基本工作隊聯合進行。1958年4月,河南省基本建設委員會決定修建白龜山水庫,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同年11月成立「河南省許昌專署白龜山水庫工程指揮部」。
1958年動員商水、扶溝、臨潁三縣6.5萬民工上工。
1959年4月,水庫修正擴大初步設計,又調集七縣9.42萬人,於1960年9月基本建成。
1963年,白龜山水庫工程進行續建。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同時將泄洪閘閘底高程降低2米。
1975年8月洪汝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後,經水文覆核,防洪標準偏低。
1976~1977年按1000年一遇度汛標準,大壩加高1米並加高防浪牆,順河壩修建119個爆破藥室,如遇超標準洪水時,以保大壩安全。
1998年~2006年對白龜山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設計,2000年一遇校核,總庫容9.22億立方米。
2014年,河南省遭遇了63年來最嚴重的旱情,平頂山市旱情尤為嚴重。作為平頂山市城區主要水源地白龜山水庫蓄水持續減少,庫水位一度低於死水位,從7月18日開始,白龜山水庫三次動用死庫容向平頂山城區百萬人口進行應急供水。
2014年5月~10月,丹江口水庫、昭平台水庫、澎河水庫分別向白龜山水庫調水5000萬立方米、6500萬立方米、1500萬立方米。
2014年10月6日,經多方調水和九月份連綿的秋雨之後,河南平頂山「大水缸」白龜山水庫,水位上漲,水域面積不斷擴大。儘管水域面積有所上漲,
但是臨近生態走廊的庫底仍大面積長着一人多高的雜草,儼然一片「草原」。
2014年9月25日,在山東省淄博市召開的2014中國城市森林座談會上,平頂山白龜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2]。
視頻
白龜山水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歧路燈》(清)李綠園,國學大師
- ↑ 平頂山白龜湖濕地公園獲「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