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英雄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巍巍太行英雄山 |
書名:巍巍太行英雄山 圖書編號:1617495 出版社:河北美術出版社 定價:36.0 ISBN:753102051 作者:楊汝戩 出版日期:2006-01-01 版次:1 開本:16開
|
《巍巍太行英雄山》是2006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汝戩。
序言介紹
太行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它北至燕山山脈,南達黃河北岸,西接黃土高原,東臨華北平原,東北--西南走向,長400餘千米,寬100餘千米,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自古就有"天下之脊"、"東西之巨防"之稱。
太行山是雄奇的,這裡山峰林立,峽谷幽深,雄關聳峙,崖壁突兀;太行山是秀美的,這裡河流眾多,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變化多樣;太行山是厚重的,這裡孕育了眾多遠古神話傳說,保留了古人類活動的遺蹟,遍布南北的寶剎禪院、古塔古墓以及數不勝數的革命遺蹟及文物,訴說着太行山延綿不斷的歷史,昭示着太行山光輝燦爛的文化。太行山猶如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充滿英武陽剛之氣;又仿佛一座永久的豐碑,每一塊山石上都書寫着中華民族共御外侮、威武不屈的精神。[1]
風景秀麗的太行山
太行山是座古老而年輕的山脈。說其古老,是因為從大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開始,在燕山造山運動的作用下,華北西部的陸地底層漸漸隆起,形成了古太行。說其年輕,是因為在距今二三百萬年前,太行山地區再次大規模抬升,加上河流的切割作用,逐漸形成了今日太行山的地形地貌。太行山還是一座富有活力的脈,這種活力體現在目前太行山地的上升與切割運動仍在持續進行。
太行山山勢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山脊海拔一般為1500~2000米,其中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省的小五台山、靈山、白石山,山西省的恆山、太白山、南陀山、陽曲山以及河北省與北京市交界處的東靈山等。位於太行山北段的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是太行山的最高峰。太行山地東西兩側地勢極不對稱,山地西側長而緩,相對高差較小,逐漸過渡到黃土高原;山地東側短而陡,高差較大,許多地段形成近1000米的斷層崖壁。從華北平原看太行山,山勢十分雄偉。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曾有詩讚道:"蹬道盤山峻,蟾岩凌蒼穹。"
太行山地貌資源豐富,有石英砂岩地貌、變質岩地貌、白雲岩地貌、灰岩地貌和火閃笠地貌等幾大類。石英砂岩地貌又稱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中段和南段,以嶂石岩風景區為代表,地勢陡峭,地形複雜且多變化。變質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中段偏北,以五嶽寨風景區、駝梁風景區為代表,山高谷深,急流瀑布發育。白雲岩及灰岩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分布在太行山地北段,以野三坡的百里峽谷、白石山的饅頭石為代表,山高谷深,山頂平緩,地形複雜。火山岩地貌分布在太行山北段的小五台
目錄
1 "天下之脊"太行山
風景秀麗的太行山/1
地靈人傑的太行山/8
太行人民的光榮革命傳統/13
2 八路軍來到太行山
抗日戰爭全國爆發/19
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24
八路軍開赴太行山/29
平型關初戰告捷/35
配合友軍作戰/39
3 太行山各抗日根據地的創立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47
晉冀豫抗日根據地/54
其他抗日根據地的創建/65
開展山地游擊戰/69
4 太行山各抗日根據地的發展
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摩擦/78
百團大戰/83
反"掃蕩"鬥爭/92
發展生產,渡過難關/108
抗日民主政權建設/117
開展整風運動,加強黨的領導/122
5 迎接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人民群眾支援子弟兵抗戰/125
抗日根據地大發展/136
全力進行反攻作戰/143
6 保衛根據地的自衛戰爭
保衛抗戰勝利果實/155
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168
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180
7 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
中央工委來到西柏坡/189
西柏坡成為中國革命的指揮中心/196
偉大的戰略決戰/200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214
8 太行山革命紀念地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223
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227
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230
前南峪抗日軍政大學舊址/232
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234
狼牙山烈士紀念館/237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240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242
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245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246
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248
長樂村戰鬥紀念碑/249
神頭嶺紀念碑/250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25l
上黨戰役紀念碑/252
左權將軍烈士陵園/253
麻田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254
黃崖洞革命紀念地/255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257
五台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259
徐向前故居紀念館/260
平型關戰役遺址/26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