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茄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茄棗別稱:亦拿卜撒刺必、天茄子、救兒草、水茄、七粒扣、黑茄,山茄棗
潮汕地區稱之為烏點歸,河南周口地區稱之為黑甜甜, 河北滄州地區稱之為黑榴榴,
京津唐一帶稱之為狗奶兒,內蒙古赤峰地區和山東部分地區稱之為焉柚兒,
東北地區別名甜甜,悠悠,黑黝黝,黑端端,甜星星,安徽地區別名大專柳,
因為其型似葡萄故河北南部也稱之為野葡萄,果實熟透後可採食。[1]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一1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葉卵形,長2.5-1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尖銳,
全緣或有不規則波狀粗齒,基部楔形,漸狹成柄;葉柄長達2厘米。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
分布範圍:陝西、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東北部、河南、安徽北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北部、山西南部、山東、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大部分地區有生長。
主要價值
藥理作用
本品生物鹼可升高血糖。果有鎮咳、祛痰作用。龍葵濃縮果汁以10ml/kg體重給予小鼠,可明顯抑制急性二氧化硫致咳作用。
- 性味 :二級干寒,味甜酸或微苦
- 1、《注醫典》:"一級寒、二級干。"
- 2、《拜地依藥書》:"一級寒,有人認為二級寒,有人認為濕。"
- 3、《藥物之園》:"二級干寒。"
- 4、《本草綱目》"苦微甘,滑,寒,無毒。"
- 功效:生干生寒?,清熱消炎,涼血解毒,軟堅消腫。
- 主治:主治濕熱性或血液
- 1、《本草綱目》:"苗 食之解勞少睡,區虛熱腫,治風(唐本),補益男子元氣,婦人敗血。消熱散結壓丹石毒宜食之 (蘇頌)。"
- 2、《注醫典》:"清熱收斂。主治內外各種熱性炎腫,舌炎,頭痛,耳痛,腮腺炎,腦膜炎,眼部發炎,胃炎,腎炎等。"
- 3、《拜地依藥書》:"清熱止癢,消腫軟堅,燥濕斂瘡,防腐除膿,生寒固精。主治各種熱性皮膚瘙癢、癰腫,口渴,燒傷,化膿性天花,腫瘤,道精等。"
- 用法用量: 內服:6~10g。外用:適量。可入蒸露劑、湯劑、漱口劑、耳滴劑、敷劑等製劑;亦可將鮮品含漱、擠汁滴耳、揭爛塗敷。
- 注意事項: 對膀胱有害,矯正藥為蜂蜜和砂糖。代用藥: 若本品缺貨,可用酸漿代。
附方
- 1、治內外各種熱性炎腫 取適量龍葵實,煎湯內服或研成糊狀外敷。
- 2、治舌炎 取適量龍葵實煎湯漱口。
- 3、治頭痛,腮腺炎,腦膜炎,胃炎,腎炎 取適量龍葵實,研成糊狀外敷局部。
- 4、治耳痛,眼部發炎 取適量龍葵實,擠出汁液,滴於耳道或塗眼部。(1~4方出自《注醫典》)
- 5、治各種熱性皮膚瘙癢、癰腫 取適量龍葵實,研成糊狀,與喀什粉(碳酸鉛)、玫瑰花油調配製成敷劑,外敷於局部。
- 6、治燒傷,化膿性天花 取適量尤葵實,擠出汁液,與喀什粉(碳酸鉛)調配製成軟膏,塗於患處。
- 7、治腫瘤 取適量龍葵實,搗研外敷於局部。
- 8、治口渴,遺精 取適量龍葵實食用。(5~8方出自《拜地依藥書》)[2]
化學成分
果實含龍葵鹼(solanine),澳洲茄鹼(solaso-nine),澳洲茄邊鹼(solamargine)等多種生物鹼,並以苷的形式存在,其他有維生素C、A以及皂苷。
相關資料
- ↑ 妙趣美食: 網易號.
- ↑ 龍葵果泡酒的步驟,龍葵酒營養泡製方法.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