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丹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丹縣博物館即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位於山丹縣城文化街,是為了紀念國際友人路易·艾黎捐贈歷史文物的突出貢獻和陳列捐贈的場所。 1980年,路易·艾黎決定將自己在華50多年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全部捐贈給山丹縣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國際友人的突出貢獻和陳列捐贈的歷史文物,甘肅省人民政府於1982年撥款49.3萬元,修建了艾黎捐贈文物紀念館,並分兩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於1982年6月竣工開館,第二期工程於1984年9月完工。

簡介

艾黎博物館山丹博物館即艾黎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也叫艾黎博物館,其座落在山丹縣文化街艾黎博物館[1],是由甘肅省人民政府為了珍藏和展示艾黎偉大而又充滿傳奇的一生及其捐贈的珍貴文物,於1982年在山丹建成並以艾黎的姓氏命名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楚圖南題寫了館名——「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1982年對外開放,整個館舍呈頗具民族特色的四合院結構,主展廳為中西合璧式兩層大樓。

人物介紹

艾黎 路易·艾黎(1897.12-1987.12),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傑出的新西蘭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1927年來中國,把自己的事業與中國人民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並為之奮鬥。1944年艾黎在甘肅省山丹縣創辦半工半讀的培黎工藝學校,為中國培養工業建設人材。艾黎當年同當地人民共同生活近10年,建立了深厚感情。1953年移居北京後,他視山丹為他的第二故鄉,並多次重訪。為了幫助山丹人民了解社會的起源與發展,懂得我們的過去,今天與將來,從而達到早日實現四化的目的和為使山丹成為絲綢之路[2]旅遊的一站,與多國間的友好往來更加密切(艾黎語錄),1980年3月,他決定將在中國幾十年收藏的文物捐贈山丹縣人民。同年他就將4千餘件文物運交山丹。

1982年路易·艾黎85歲壽辰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1985年,甘肅省政府授予他「榮譽公民」稱號。1987年12月逝世時,鄧小平為他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永垂不朽。

歷史沿革

艾黎博物館 1986年3月,山丹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山丹縣博物館。山丹縣博物館與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名稱並列,掛兩個館名牌子,設一套機構,隸屬縣文化局。這座具有民族建築風格的新建文物陳列館是磚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主樓兩層,硬山單檐,第二層置前後外廊,主樓兩側展廳對稱,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34平方米。

山丹縣地處甘肅省 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西連張掖,南接青海,北靠內蒙,總面積5402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人,地域遼闊,山川秀美,物華天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城鎮,為蘭州到敦煌的必經之地。縣城緊傍312國道,蘭新鐵路 、312國道橫貫全境,有5條全長181公里的省地公里、8條通往縣鄉和軍馬場區的地方公路 ,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縣境內通訊設施較為齊全,現代通訊手段都已廣泛使用。

艾黎博物館 這裡文化遺產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不僅以其地處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自西漢以來,歷代皇家就在這裡屯兵養馬,為古今軍事要衝見諸於史冊;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新西蘭着名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 二十世紀 四十年代在這裡創辦工合事業長達十年之久而名揚中外,而且以擁多的珍貴歷史文化 遺產和風光獨特的自然景觀 聞名遐爾。境內有文物古蹟 155處(141處被列為省、縣級保護單位)。其中尤以全國保存最完好、被專家譽為「露天博物館」的漢明長城為代表的歷史古蹟、三十年代西路軍 浴血河西的沙場遺址、高35米,被國內外佛教界人士譽為「天下第一佛」的山丹大佛寺為代表的宗教勝地引人嚮往。同時,還有面積浩瀚、風光獨特、充滿神奇傳說 ,為消夏避暑、度假旅遊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 ——山丹軍馬場大草原 和焉支山森林公園。另外,坐落在山丹縣城的艾黎故居、艾黎與何克陵園、培黎圖書館以及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展出的5000多件歷史文物 也都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再加上工藝考窮,屢獲全國、全省旅遊產品 評比殊榮的山丹烙畫 和陶瓷、文物複製、根雕、石雕、民間藝術剪紙等十大系列、270多種旅遊紀念品的生產和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構成了山丹旅遊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依託,造就了山丹旅遊經濟 大力發展的優勢。

視頻

山丹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山丹縣博物館
山丹縣博物館舉辦文物保護鑑賞知識講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