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青島新聞網 的圖片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渤海之濱,東營市境內,新、老黃河入海口兩側,是以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設一千二、黃河口、大汶流三個管理站,總面積15.3萬公頃,其中陸地面積 82700公頃,潮間帶面積38250公頃,低潮時負3米淺海面積32050公頃。2013年10月24日,被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1]

目錄

地理位置

保護區地處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的渤海之濱,地理坐標為東經118°33′~119°20′,北緯37°35′~38°12′之間,包括黃河入海口和1976年以前引洪的黃河故道兩部分。

占地面積

面積15.3萬ha,其中核心區7.9萬ha,緩衝區1.1萬ha,實驗區6.3萬ha。

保護類型

以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主要景點

自然保護區的土地資源是黃河近百年來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陸的海相沉積平原,地勢平坦寬廣,東西比降1:10000左右,潛水位小於2m,礦化度10~20ml/L,土壤為隱域性潮土和鹽土土類,降水量551.6mm,蒸發量1928.2mm,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距東營市僅60公里,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年平均降水量為551.6毫米。這片三角洲是黃河挾帶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陸地的海相沉積平原。現代黃河三角洲上地貌有河灘高地,坡地,大型窪地等。黃河尾閭擺動新成的陸地帶地勢寬闊低洼,面積逐年擴大,生態類型獨特,海河相會處形成大面積淺海灘涂和濕地,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和越冬、繁殖地。區內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有80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文昌魚江豚松江鱸魚等。有野生植物上百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廣泛,各種鳥類約187種,列為中日候鳥保護協議受保護的達10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丹頂鶴、白頭鶴、白鸛、金雕、大鴇、大天鵝、小天鵝、灰鶴、蜂鷹等32種,各種鷺類、雁鴨類水禽不但種類多,數量也極為豐富。

現代黃河三角洲上景觀獨特,土地年輕遼闊,林木,草場及野生動物等自然景觀新穎,野趣濃烈,奇麗的「金濤」刺入碧藍的海中,形成世界罕見的奇觀。這裡油氣資源豐富。勝利油田井架林立,東營大橋,防潮大堤等現代工程宏偉壯麗,以及新興的石油工業城東營,豐富的自然資源等,是祖國的一塊寶地,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2]

視頻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13萬隻候鳥棲息越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