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居業堂(韶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居業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居業堂》中國當代作家韶融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居業堂

居業堂是保留下來的莊園建築之一,只有五間正堂房屋,儘管兩側的房子是後來仿建而成,但當年大堂號的氣勢依然在夏日的炎炎陽光里釋放出來。房屋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侵蝕,青磚黛瓦的房屋依然非常堅固,屋頂雕飾的麒麟、海獅,屋內陳設的精美屏風、牛筋古床,門沿上的門當和戶對,無不顯示着當年堂號的興旺和威嚴。

進得院來,腳踏青磚,手扶門牆,環顧這處古樸精美的古宅,想象着在居業堂當年發生的故事。這裡的主人是莊餘珍,清末內閣中書,曾任民國莒州參議會長,因德高望重,被族人公推為莊應辰之後的族長,本族內部的各種糾紛和重大事宜,均由他定奪,促進了莊氏科宦家族的興旺繁盛。他善長書法,在這裡留下了他的多幅書法墨跡,像「一字春秋王百代,二陵風雨帝西京」等,師歐陽詢之險峻,取顏真卿之端莊,無論平視還是俯察,都很耐人尋味。

翻檢他的這一系列書法作品,我對他書寫杜牧的《泊秦淮》頗感興趣。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馬鬐山頂摩崖石上的十一個字「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 字大徑尺,至今尚可辨認。據傳這是四娘子楊妙真親手所書,距今已近八百年了。紅襖軍出現在南宋末年,為反抗金人的侵略與統治,十多支人馬活躍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廣大地區,波瀾壯闊,此起彼伏,前後活動達60年之久。

紅襖軍的領袖楊安兒有妹妹楊妙真,號「四娘子」,常自稱「梨花槍天下無敵手」。另一支頗有戰鬥力起義軍「頭兒」是濰州北海人李全,身板高大結實,以弓馬矯捷和使用大鐵槍馳名,時人稱曰「李鐵槍」。《宋史紀事本末》載,嘉定八年,楊妙真與李全兩支隊伍幾經周折殊途同歸,先後來到馬鬐山下。

馬鬐山下的潯河鈴鐺口段南岸,是一丈多高的懸崖,南邊有一個很大的天然飲馬池,池底通往潯河,東邊懸崖下是由下往上斜插的石梯,和北岸懸崖下的一座大石屋子和三個大石塹遙相對應,汛期怒囂的河水直衝石梯和石屋子,漩轉成無數巨大的漩渦,再次由石梯下端抽進淵底,直衝石屋子下面的大石塹,發出了鈴鐺般叮咚的響聲。為造飯宿營,楊妙真率軍在潯河南岸懸崖上邊開鑿了大量的石鍋石炕,同時築壩攔水灌田,發展生產。

這兩支隊伍不大懂得「團結」二字,楊與李互不服氣,一對一在山下進行了三天三夜的大比武,終日不分勝負。「全忿且慚,適其處有叢筱,全令二壯士執鈎刀,夜伏筱中。翌日再戰,全佯北,楊逐之,伏者出,以刀鈎止,大獲,全回馬挾之以去。」(《齊東野語》)四娘子被擒,經眾人撮合,楊妙真首肯,二人就在馬鬐山上結了婚,當起了馬鬐王。

杜牧在四娘子與李鐵槍結合的四百年前寫下的《泊秦淮》,嘆息唐末之衰敗時局,莊餘珍在詩成千多年後重書此詩,意味着他很關注出現在鎮東馬亓山上穆桂英式的女英雄楊妙真,借《泊秦淮》的意境,在舞文弄墨的同時,表達了他當時對家族命運的無比傾心和深切期待的情懷。

居業堂左側的一座大廳里,是沂蒙「紅嫂」的展覽室。在莊餘珍去世不久,千千萬萬的普通沂蒙婦女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全面、徹底的勝利,她們送郎上前線,用乳汁救護傷病員,捨棄親骨肉養育革命後代,肩扛門板架起人橋,深入虎穴偵察情報;她們烙煎餅、做軍鞋、送彈藥、抬擔架,面對敵人的屠刀視死如歸。八百里沂蒙,鄉鄉有烈士,村村有紅嫂。展廳里是一系列倖存「紅嫂」的晚年照片與事跡簡介……

走出展廳,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因為這是與穆桂英式的抗金女英雄楊妙真相媲美的英雄群體。

[1]

作者簡介

韶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