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尾尖葉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尾尖葉柃
尾尖葉柃1.jpg

原圖鏈接 來自植物標本館

中文學名:尾尖葉柃

拉丁學名:Eurya acuminata DC.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 目:山茶亞目

科:茶科

亞 科:厚皮香亞科

族:楊桐族

屬:柃木屬

亞 屬:柃亞屬 真柃組 長柱柃系

分布區域:台灣省,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海拔區間:700-3000

是否中國特有:否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尾尖葉柃,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纖細,密被短柔毛。葉紙質或薄革質,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

[1]

尾尖葉柃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纖細,灰褐色或紅褐色,密被短柔毛;頂芽錐形,密被短柔毛。

葉紙質或薄革質,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5.5-9.5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尾狀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綠色,稍有光澤,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短柔毛,中脈在上面稍凹下,下面凸起,側脈兩面均不甚明顯或在下面稍明顯,網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3-6毫米,被短柔毛。

花1-3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2-3毫米。雄花:小苞片2,圓形;萼片5,幾圓形,近革質,長約2-2.5毫米,頂端鈍,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卵圓形,長3.5-4毫米;雄蕊15-20枚,花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無毛。

雌花的小苞片、萼片和花瓣與雄花同,但較小,子房圓球形,無毛,通常3室,花柱長2-73毫米,頂端3-5淺裂或深裂。

果實圓球形,直徑3-4毫米。

花期11-12月。

尾尖葉柃生長環境

尾尖葉柃多生長在海拔700~2700m的山坡疏林或灌木叢中。

尾尖葉柃分布範圍

尾尖葉柃產於我國台灣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台東阿里山)、雲南東南部(屏邊)、西藏南部(墨脫)等地。

越南緬甸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尾尖葉柃本種提示

本種和崗柃E. groffii Merr. 很近似,區別在於後者的嫩枝密被開張的柔毛、葉披針狀長圓形,葉片下面和萼片外面均被短柔毛,花柱通常3枚,分裂幾達基部等。

尾尖葉柃變種

阿里山尾尖葉柃(變種)阿里山銳葉柃木(台灣植物志)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僅在於本變種的子房被毛。

產於我國台灣阿里山。模式標本采自台灣阿里山

作者未見到標本,上述記載系根據《台灣植物志》2:607,1976年的報道。作者考慮《台灣植物志》記述本變種的特徵為子房被毛,這個特徵如果屬實,則完全並非這個類型的種類,究竟如何,有待見到標本 時進一步研究。

尖尾銳葉柃(變種)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卵狀長圓形,長6-8厘米,寬2.5-3厘米,頂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形等。

產於我國台灣宜蘭和台中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台灣宜蘭太平山。

作者未見到台灣標本,上面記述是根據《台灣植物志》2:607,1976年的報道。

參考來源

  1. 尾尖葉柃,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