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綠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綠刺

小綠刺(學名:Capparis urophylla)是山柑科山柑屬的植物。

產廣西及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鎮康、臨滄、墨江、普洱、思茅、景洪、勐海、勐臘、金平、富寧和廣西省;生于山坡道旁,河旁溪邊,山谷疏林或石山灌叢,海拔可達1850米。老撾北部也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小綠刺

拉丁學名; Capparis urophyll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衛矛目

科; 衛矛目

屬; 槌果藤屬

種; 小綠刺

分布區域;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雲南省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環境

3分布範圍

4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灌木,高2-7米,樹皮黑色,有長圓形或線形淡黃色皮孔;新生枝無毛或有極細淺褐色星狀毛,後變無毛;小枝圓柱形,纖細,干後綠色或黃綠色,有縱向細條紋,無刺或有上舉微內彎的小刺(長約1毫米);莖上刺粗壯,長達5毫米,基部膨大,直或微外彎。葉卵形或橢圓形,幼時膜質,老時草質,基部圓形或急尖,頂端漸狹延成長尾,連尾長3-7厘米;尾長(1-)1.5-2.5厘米,中部寬約2毫米,鐮彎或稍直,頂端急尖;中脈表面微凹成細溝或與葉面平齊,背面凸起,側脈4-6對,在背面凸起,網狀脈不明顯;葉柄纖細,長3-5毫米。

花單出腋生或2-3朵成一列腋上生;花梗長6-12(-15)毫米;萼片長3-5毫米,寬2-3毫米,外面無毛,邊緣及內面有絨毛,外輪卵形,後萼片基部淺囊狀,內輪橢圓形;花瓣白色,外近無毛,內有絨毛,長6-7毫米,寬3-4毫米,上面1對卵形.相鄰一側中部以下彼此貼合,基部向外面反折,下面1對橢圓形,分離;雄蕊12-20,花絲長1.5-2厘米;雌蕊柄長1.4-2.5厘米,絲狀,無毛;子房長約1毫米,無毛,1室,胎座2。

果球形,直徑6-10毫米,成熟後桔紅色,表面近平滑;花梗與雌蕊柄果時纖細;種子1-2粒。花期3-6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道旁、河旁或溪邊、山谷疏林或石山灌叢,海拔可達1850米。

分布範圍

產廣西及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老撾北部也有。

主要價值

藥 名:小綠刺

來 源:為白花菜科植物小綠刺的葉。

功 效:解毒消腫。

主 治:用於用癰腫瘡毒,丹毒,無明中毒,蛇蟲咬傷等症,外傷外用。

性味歸經:辛,溫。心經。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20一30克洗患處或鮮葉搗爛外敷。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西、雲南

拉丁名:小綠刺 Capparia arophylla F. Chuh

考 證:始載於《雲南植物志》。[1]

參考文獻

  1. 小綠刺: Capparis urophylla, 醫學百科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