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皺岩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皺岩螺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小皺岩螺

別 名:紅螺

拉丁學名:Rapana bezoar

綱:腹足綱

目:新腹足目

科:骨螺科

命名者:Linnaeus, 1758

小皺岩螺紅螺(Rapana bezoar),是一種腹足綱,新腹足目,骨螺科生物,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台灣、中國大陸沿海及菲律賓等地 。 [1]

小皺岩螺形態特徵

貝殼螺肋較粗,肩部生長脈成板狀,略有肩角,肩角上有結節或短棘,殼口白色 。

殼堅厚結實。螺旋部短小。殼面刻有細密而稍出的螺肋,其上被密集的生長紋劃成鱗片狀。

在體螺層的下半部有3條稍為粗壯的螺肋,有的螺肋上面具有短的角狀突起,在最下部的1條螺肋上偶有翹起的鱗片狀突起。

螺旋部各螺層的中部和體螺層的上部擴張形成肩角。殼面黃褐色。殼口大,呈長卵形。具假臍。厴角質。

小皺岩螺分布範圍

小皺岩螺 現生者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台灣、中國大陸沿海及菲律賓等地。在台灣產於台南、高雄及澎湖。台灣海峽、東海至南海 。西太平洋印度洋、加利福尼亞沿岸均有分布 。

小皺岩螺棲息環境

淺海珊瑚礁、岩石底、低潮區以下 。生活於淺海數米水深的砂泥海底 。

參考來源

  1. 小皺岩螺,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