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半夏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半夏湯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小半夏湯,出自《金匱要略》卷中。為理氣劑。半夏20克生薑10克。具有化痰散飲,和胃降逆之功效。主治痰飲嘔吐。症見嘔吐痰涎,口不渴,或乾嘔呃逆,谷不得下,小便自利,舌苔白滑。

歌訣

小半夏湯有生薑,化痰降逆基礎方;主治痰飲嘔吐證,若加茯苓效力彰。

組成

半夏一升(20g),生薑半斤(10g)。

用法用量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功用

化痰散飲,和胃降逆。

主治

痰飲嘔吐。嘔吐痰涎,口不渴,或乾嘔呃逆,谷不得下,便自利,舌苔白滑。

方義

本方證因痰飲停於心下,胃氣失於和所致。痰飲停於胃,胃失和降則嘔吐,谷不得下。嘔多必津傷致渴,渴者為飲隨嘔去,故為欲解;若嘔反不渴,是支飲仍在心下之故。治宜化痰散飲,和胃降逆。方中用半夏辛溫,燥濕化痰滌飲,又降逆和中止嘔,是為君藥。生薑辛溫,為嘔家之聖藥降逆止嘔,又溫胃散飲,且制半夏之毒,是臣藥又兼佐藥之用。二藥相配,使痰祛飲化,逆降胃和而嘔吐自止。仲景所創該方,對於後世痰飲嘔吐或胃氣上逆證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已成為祛痰化飲或和胃降逆止嘔的常用配伍組合。

配伍特點

方用半夏化濕除痰,和胃降逆;配以生薑既制約半夏毒性,又增強溫中和胃止嘔作用,為其配伍特點。

運用

1、本方為治療痰飲嘔吐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嘔吐不渴,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胃炎、內耳眩暈症及化療後所致的胃腸反應等屬痰飲嘔吐者。

加減化裁

臨床如見脾胃虛寒,加附子、乾薑、丁香吳萸;胃火上逆,加山梔黃芪竹茹;飲食積滯,加山楂、神曲;胃陰不足,加沙參、麥冬、石斛、蘆根枇杷葉等。

使用注意

忌羊肉湯。

附方

名稱:半夏乾薑散

組成:半夏、乾薑

用法: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主治:中陽不足,寒飲內盛證

出處:《金匱要略》

功用:溫中散寒,化飲降逆

名稱:大半夏湯

組成:半夏、人參白蜜

用法:前二味水煎,湯成去滓,入白蜜和服

主治:胃反證

出處:《金賈要略》

功用:和胃降逆,益氣潤燥

名稱:茯苓半夏湯

組成:半夏茯苓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生薑七片;煎至七分

主治:濕痰證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功用:燥濕化痰

重要文獻摘要

1、《金匱玉函經二注》趙以德: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結,燥可勝濕用生薑以制其悍;孫真人云:生薑嘔家之聖藥,嘔為氣逆不散,故用生薑以散之。

2、《古方選注》:小制之方,以脾胃二經分痰飲立治法。蓋胃之支脈有飲,則胃逆為嘔而不渴,主之以半夏辛溫泄飲,生薑辛散行陽,獨治陽明,微分表里。

3、《醫宗金鑒》:半夏、生薑溫能和胃氣,辛能散逆氣。

參考資料粗體文字

1. 小半夏湯 Xiao Ban Xia Tang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引用日期2018-09-06][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