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寥內群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廖內群島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廖內群島

外文名 Kepulauan Lionel

別 名 Riau Islands

隸 屬 印度尼西亞島群

地理位置 新加坡海峽之南

總面積 3,835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8 萬

廖內群島印度尼西亞島群。位於新加坡海峽之南,馬六甲海峽東口,東臨南海,交通位置重要。由賓坦巴淡加里夢等大小數百個島嶼組成,總面積 3835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地面崎嶇,多山地;海岸線曲折,海峽交錯,多港灣;島外多珊瑚礁。 [1]

簡介

廖內群島自古以盛產錫而聞名。產橡膠、木麻黃、胡椒、稻米。鋁土礦採掘及提煉居印度尼西亞全國首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建大型煉油廠、油港和出口加工區。旅遊和漁業發達。

歷史沿革

室利佛逝年代,廖內群島就已成為重要的貿易基地。室利佛逝帝國瓦解後,廖內群島歸屬馬六甲蘇丹國(中國史書稱「滿剌加」)。

1511年,葡萄牙攻占馬六甲,馬六甲蘇丹轉移至廖內群島繼續統治,稱「柔佛蘇丹」或「柔佛-廖內蘇丹」,使得廖內群島成為馬來文化的中心。

18世紀,英國勢力滲入馬六甲海峽,柔佛蘇丹逐漸落入英國的保護。1824年,英國和荷蘭簽署條約,規定肢解柔佛蘇丹國:新加坡以北(包括新加坡)的領土歸英國,廖內群島歸屬荷蘭。

印度尼西亞獨立後,廖內群島一直歸屬廖內省管轄。

2004年,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將廖內群島以及南海內的納土納群島劃為獨立的廖內群島省。

語言

廖內群島的居民以馬來人為主,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都承認廖內群島的馬來語最標準,稱為Bahasa Riau。許多語言學家認為廖內群島是馬來語的發源地。

參考來源

  1. 廖內群島, 馬蜂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