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題駱子高解元蝸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題駱子高解元蝸室》是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的作品之一。葉適詩文俱佳,是永嘉學派的代表。

淳熙五年(1178年),葉適中榜眼。歷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歷官平江府觀察推官、太學博士、尚書左選郎、國子司業、知泉州兵部侍郎[1]等職,曾參與策劃"紹熙內禪"。

寄題駱子高解元蝸室

作者簡介

葉適(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溫州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人,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官員。生於瑞安,後居於永嘉水心村,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墓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海壇山南麓慈山,其墓早年被盜,出土有青瓷墓誌一方(現藏溫州博物館)。1952年曾重修,1966年被毀。今墓為1981年在原址東30米外重修。面積104平方米,坐北朝南。墓前有上下兩層平台。墓丘呈圓形,直徑2.80米,四周用方形塊石砌築而成。墓前立青石墓碑一通,正面篆書陰刻"宋葉文定公之墓"七字,高1.4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學術思想

葉適在在宋代學術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學術上的貢獻,全祖望認為"水心較止齋又稍晚出,其學始同而終異。永嘉功利之學,至水心始一洗之。

四庫全書總目》對《習學紀言》有一段評論,說這本書斥漢人言《洪範》五行災異之非,確能有所見,"足與其雄辯之才相副";但指出葉適在論太極生兩儀的論述,是"文淺義陋"。《四庫全書總目》引陳振孫的話,說《習學紀言》"其文刻峭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

葉適講究"功利之學",認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主張"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學習紀言》),反對傳統的"重本抑末"即只重農業、輕視工商的政策。強調"道"存在於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則在焉"。物由氣構成,五行八卦都是氣的變化形態。提出"一物為兩"、"一而不同"的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命題,認為事物對立面處於依存、轉化之中,但強調"止於中庸"。認識上主張"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對事物作實際考察來確定義理。反對當時性理空談,對於理學家[2]們所最崇拜的人物如曾子、子思、孟子等,進行了大膽的批判。認定《十翼》非孔子作,指出理學家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無極"、"太極"等學說的謬論。在哲學、史學、文學以及政論等方面都有貢獻。

葉適的經制之學重典章、重經濟、重致用,倡改革,又講義理。永康的事功之學專言事功,主張"義理之學不必深窮"。水心同這些有差異。

視頻

寄題駱子高解元蝸室 相關視頻

神來之筆!受葉適的影響 「永嘉四靈」的詩風給人一種親近的感覺
0084-葉適的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