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宜昌市旅遊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宜昌市旅遊協會成立於2003年02月25日,註冊地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雲集路25號旅遊廣場三樓,法定代表人[1]為鮑希安。

相關資訊

宜昌鎖定千億文旅產業-萬祥軍:標準創建城市旅遊品牌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萬權報道 謀定采編:近日,在南京舉行的2018「開放·共生」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宜昌脫穎而出,榮膺「中國最受歡迎全域旅遊目的地」稱號。三峽大壩旅遊區、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榮獲「最具影響力文旅景區」稱號。

「標準創建,提升宜昌城市旅遊品牌。這一舉措的實現,促使旅遊產業轉型發展更具活力,旅遊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旅遊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旅遊市場秩序更加文明規範, 遊客滿意度持續攀升。」萬祥軍說,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依靠旅遊人的精緻建設,宜昌文化底蘊深厚,巴楚文化、三國故事與三峽工程古今輝映,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催生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2]4家、4A級景區17家。此前,宜昌三峽旅遊以717.41億元品牌價值,獲評全國旅遊類第一。

「宜昌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是中華民族偉大母親嫘祖、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調研考察中全國工商聯執委、謀定研究中國智庫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對記者表示,三峽人家、清江畫廊、屈原故里、車溪等景區在經營過程中,注重非遺文化進景區,打造吸引力強、地域文化獨特的文化節目,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謀定研究中國(國研)智庫中心萬祥軍說,宜昌在謀定研究文旅產業布局和旅遊景區建設過程中,注重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把屈原、王昭君、嫘祖、關公、楊守敬等歷史名人文化、土家族文化和水電工程等文化元素有效融入景區及景區產品中,打造包裝文化多元、特色鮮明的旅遊景區,使文化成為景區的靈魂,實現文化與旅遊的高度融合、有機結合。

宜昌鎖定千億文化旅遊產業目標,推進全域旅遊,旅遊廊道建成870.95公里,金家灣、三峽國際房車露營地、卓爾木橋溪等5處營地建成運營。宜昌遴選首批15家研學旅行社和37家研學旅行基地。其中,三峽大壩景區成為國家首批研學旅遊基地、全國紅色旅遊景區、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前三季度,宜昌旅遊人數達6580.89萬人次,旅遊收入705.3億元,同比增長17.58%、20.16%。

「牢固樹立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後天的遺產的理念,以工匠精神建設景區。屈原故里、三峽大瀑布、朝天吼、三游洞等景區在建設或升級改造過程中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是宜昌市景區精緻建設的典型。」萬祥軍表示,精品景區的建設既受到了遊客的歡迎,產生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又為景區創A、升A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三峽大瀑布通過國家旅遊局組織的景觀質量評審,開啟5A創建提升之路。

萬祥軍表明:「標準創建,提升城市旅遊品牌。」宜昌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全域旅遊標準化工作為抓手,把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重點培育,將旅遊業列入全市十大千億產業之一,圍繞旅遊業「轉型、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全市旅遊業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宜昌推進改革,培育宜昌旅遊新業態是關鍵。萬祥軍說,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引導各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優勢、氣候特點、文化特色,按照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優勢互補的思路,東部重點發展休閒、體驗類鄉村旅遊產品,西部重點發展觀光、康養、度假類產品,城郊重點發展周末休閒類產品。

適應四季變化,推出綠色美食農家游、花語田間踏青游、四季果蔬採摘游、田園風光生態游、騎行徒步健身游、康體運動休閒遊、休閒農莊體驗游等大眾產品,以賞花游為主的「花花世界」,以綠色休閒、洗肺養生為主的「綠綠蔥蔥」,以農家樂綠色美食、以水果採摘為主的「津津有味」,以年豬節、年貨廟會為主的 「紅紅火火」等擴大了鄉村旅遊的影響力,豐富了產品類型,增加了遊客選擇機率,滿足了遊客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萬祥軍指出:鄉村示範,引領休閒旅遊新發展。一是突出標準化,大力完善鄉村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二是突出品牌化,深入開展鄉村旅遊創建工作; 三是按照錯位發展的思路,部分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優勢、氣候特點、文化特色,新建或提檔升級了一批鄉村旅遊項目;四是堅持產業融合發展理念,不斷拓展鄉村旅遊發展空間,完善旅遊產業體系。各地「八仙過海」,形成景區依託型、城郊休閒型、觀光農業型、新農村建設型、特色村寨型、山地避暑休閒型等六大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視頻

宜昌市旅遊協會 相關視頻

2018最新版宜昌旅遊宣傳片
宜昌旅遊形象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