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定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定區位於甘肅省中部,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東北與會寧縣接壤,南與隴西、通渭、渭源三縣相連,西南與臨洮縣毗鄰,西北和榆中縣連接。總面積4225平方千米。總人口47萬人(2013年)。全區轄2個街道、12個鎮、7個鄉:中華路街道、永定路街道、鳳翔鎮、內官營鎮、巉口鎮、稱鈎驛鎮、魯家溝鎮、西鞏驛鎮、寧遠鎮、李家堡鎮、團結鎮、香泉回族鎮、符家川鎮、葛家岔鎮、白碌鄉、石峽灣鄉、新集鄉、青嵐山鄉、高峰鄉、石泉鄉、杏園鄉。區政府駐永定中路公園路,距省會蘭州120千米。

地處隴西黃土高原腹部,祖厲河支流關川河上游。屬黃土梁如溝壑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1896.7米。隴海鐵路和G22青蘭高速、G30連霍高速、312國道、311省道、209省道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新石器時代仰韶、馬家窯、齊家及周代文化遺址[1],戰國秦長城遺址及明遠樓,西岩寺、福台、李家峽自然風景區,漢代墓群、宋城遺址、魯家溝平西古城遺址、玉湖公園、南山公園、九華溝等。

歷史沿革

定西縣因宋代定西城為名,意為安定西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於今城關鎮二十里舖築汝遮堡,元豐四年(1081年)改稱定西城。金皇統初升定西城為定西縣,又置安西縣,俱屬北州。貞佑四年(1216)析北州置定西州。元至正十二年(1352)改定西州為安定州。明洪武十一年(1378)降安定州為安定縣。1914年改安定縣為定西縣。

1996年,定西縣面積3638.7平方千米,人口44.8萬人。轄2鎮24鄉:城關鎮、內官營鎮、城關鄉、符家川鄉、西鞏驛鄉、石泉鄉、寧遠鄉、李家堡鄉、杏園鄉、張灣鄉、白碌鄉、石峽灣鄉、葛家岔鄉、團結鄉、新集鄉、青嵐山鄉、稱鈎驛鄉、巉口鄉、景家泉鄉、御風鄉、魯家溝鄉、黑山鄉、東嶽鄉、高峰鄉、西寨鄉、香泉回族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定西縣常住總人口449293人,其中,城關鎮63842人,鳳翔鎮51764人,內官鎮40737人,巉口鄉21008人,稱鈎驛鄉17516人,景家泉鄉8805人,魯家溝鄉9373人,白碌鄉5779人,御風鄉5629人,葛家岔鄉11844人,石峽灣鄉9907人,新集鄉16015人,青嵐山鄉20522人,西鞏驛鄉19511人,石泉鄉17975人,寧遠鄉21244人,李家堡鄉17509人,杏園鄉8228人,張灣鄉6316人,團結鄉16618人,香泉鄉11403人,西寨鄉9260人,東嶽鄉8662人,高峰鄉7825人,黑山鄉9199人,符家川鄉12802人。

2003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46號)撤銷定西地區,設立地級定西市[2]。定西市設立安定區,以原定西縣的行政區域為安定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路。

2008年末,安定區面積3638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12個鎮、7個鄉:中華路街道、永定路街道、鳳翔鎮、內官營鎮、巉口鎮、稱鈎驛鎮、魯家溝鎮、西鞏驛鎮、寧遠鎮、李家堡鎮、團結鎮、香泉回族鎮、符家川鎮、葛家岔鎮、白碌鄉、石峽灣鄉、新集鄉、青嵐山鄉、高峰鄉、石泉鄉、杏園鄉,共有306個行政村,2274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8.99萬戶37.04萬人(不含城區數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安定區常住總人口420614人,其中,中華路街道54857人,永定路街道67890人,鳳翔鎮32280人,內官營鎮50989人,巉口鎮22273人,稱鈎驛鎮14312人,魯家溝鎮11614人,西鞏驛鎮17872人,寧遠鎮15801人,李家堡鎮19500人,團結鎮11624人,香泉鎮17060人,符家川鎮11136人,葛家岔鎮9320人,白碌鄉3590人,石峽灣鄉7418人,新集鄉11314人,青嵐山鄉14849人,高峰鄉7092人,石泉鄉13164人,杏園鄉6659人。

視頻

安定區 相關視頻

2019年05月23日發布舉報
航拍安定區西川(定西市)-有誰知道這裡以後是怎麼規劃的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