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餘一日必三胥會忽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餘一日必三胥會忽焉》是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的作品[1]。
方回倡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說,詩亦學習黃庭堅[2]、陳師道,而失之粗勁。晚年自謂平易,卻入鄙俚。方回的散文,《四庫全書總目》說:學問議論,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遺餘力,居然醇儒之言。實際上,這些文章虛假迂腐,缺少文學情趣。倒是有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如《送徐君奇入燕序》,卻通暢奔放,抒發牢騷,又欲說還休,留不盡之意,頗耐人尋味。文字也簡當扼要。至於他以菊自比說:百種花殘獨傲霜。看到一批一批的南方文士到北方做官,聊作自我安慰而已。
“ |
九年三見,昔疏未親。一日三見,今也何頻。 有來者馬,於霅之濱。有柳未絮,時維仲春。 豈無可交,華屋朱輪。接膝握手,豈無他人。 眷焉陋巷,總是纍臣。孟獻忘勢,王翰願鄰。 嗟子之意,孔厚且真。揣我所有,閴無一珍。 英英令節,穆穆良辰。泛彼清漣,出其闍闉。 和風吹衣,芳露滴巾。載聽其嚶,載采其辛。 乃饌我鮮,乃酌我醇。我酣子謔,子吟我呻。 我無子鬩,子無我顰。厥月三團,百笑弗嗔, 積潦滿道,朝炊無薪。系鞍於門,致此嘉賓。 我窺子胸,萬卷橫陳。目電舌雷,筆聖詩神。 鍛以一字,衡之千鈞。吉甫史克,蒙莊靈均。 出其下者,詛楚過秦。等而上之,清廟生民。 子逾立年,我登七旬。顧影自憐,發禿膚皴。 衰顏槁悴,老語譫諄。送子此謠,肝膽輪囷。 子之家世,凌煙麒麟。子之爵位,曲逆平津。 我幸未死,山林食貧。兩不相忘,雲鴻水鱗。 |
” |
— [元]方回 |
作品賞析
方回的詩,有不少反映現實社會生活之作。他的《路傍草》描寫戰爭中土地荒蕪,屋宇傾倒:"間或遇茅舍,呻吟遺稚老。常恐馬蹄響,無罪被擒討。逃奔深谷中,又懼虎狼咬。一朝稍蘇息,追胥復紛擾。"痛感"人生值艱難,不如路傍草"。《贈高相士饒二首》寫"世上封侯人不少,封侯人是殺人人"。語意頗為尖銳。
另有彭湖道中雜書》五首中的「每逢田野老,定勝市廛人。雖復語言拙,終然懷抱真。如何官府吏,專欲困農民。」對農民傾注了同情。《春雨不已甚憂蠶麥》一首刻畫婦女心情[3]。方回倡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說,詩亦學習黃庭堅、陳師道,而失之粗勁。晚年自謂平易,卻入鄙俚。
視頻
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餘一日必三胥會忽焉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方回—元代詩論家,搜狐,2018-12-20
- ↑ 江西詩派一代詩宗黃庭堅的藝術成就 ,搜狐,2018-03-09
- ↑ 【詩畫丁蘭】思往事,立朝陽,只道當時是尋常 ,搜狐,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