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是在侵華日軍軍人會館遺址基礎上修建的,原址位於勝山要塞主陣地之內。侵華日軍軍人會館始建於1939年,是供日軍高級軍官休閒娛樂的場所,是高級「慰安所」,也稱將校俱樂部。主建築是一棟二層樓,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當時有慰安婦30餘人。該軍人會館是目前已知的日軍二戰期間亞洲面積最大、服務級別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日本關東軍高級「慰安所」。2010年,在侵華日軍軍人會館遺址一樓新建陳列館,局部復原修繕軍人會館遺址。

序館概述

序館主要通過大量圖片和文字資料向大家展示日本侵略我國東北的企圖和內幕,這幾幅圖片展示了1927年6月,日本內閣「東方會議」上,臭名昭着的「田中奏摺」中宣稱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以及發動「9.18」事變,製造偽滿洲國的史實。

建館背景

孫吳,地處北國邊陲,隔江與前蘇聯[1]相望,正是由於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這裡便成了日本關東軍屯兵設防「北部正面」的首選軍事基地。1932年秋,入侵孫吳的日軍沿古「龍奇官道」到達遜別拉河的河谷平原,修鐵路、建要塞、造營區,先後有821師團、123師團進入,1941年已有日軍八萬。

歷史事件

勝山要塞簡介

1935年,主要用於軍事目的的北黑鐵路建成後,孫吳日軍即從1938年起構築大型要塞,以抵禦和伺機進攻蘇聯。勝山要塞是第五國境陣地,番號為日本關東軍694部隊44師團269連隊第五國境守備隊,簡稱「五國守」。第一線陣地一系列的江岸監視哨,用高倍望遠鏡嚴密觀察蘇聯動向。第二線是勝山主陣地,勝武屯設備指揮部,宿舍和後勤補給部門。大約有三千多勞工在刺刀的危脅下進行了長達8年的建設,建成了20餘公里範圍地上地下的龐大工程。陣地中山是要塞炮集中的「亞雷高地」。現在從圖片可以看到每隔20米直線分布着四個炮台遺址,從地下到地上的發射井10多米深,供大炮升降。當年在此服役的上等兵北原茂衛被俘譴返回國後寫了一本回憶錄《阿穆爾的流血》,他在書中描述,勝山陣地中有防坦克溝、鐵絲網、散兵壕、炮台[2]、機槍掩體等設施,地下兵舍是用高強度水泥澆鑄在大山的腹部,洞口偽裝成山體一樣,地下發電照明,有醫院、炊事房、水井、通風與空氣消毒裝置,現在我們從陳列館內的勝山全景可以清楚的看到當時的地下工事群、集群炮台和監視哨。這些足以看出日本侵略中國後,企圖通過中國侵略第三國的野心。

勝山要塞的攻克

1945年8月12日,蘇聯紅軍越過黑龍江並調集150萬大軍動用5000多輛坦克、5000多架飛機,在4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起全面進攻,蘇聯遠東紅旗兵團第二集團軍下屬的蘇前兵第3師和第12師主力部隊一路軍與日軍進行了較量,經過一天激戰,使日軍從勝山要塞敗逃。另一路軍,在曾家堡、特倉陳地、花貝山、「673」支陳與日軍交戰,以1945年8月17日花貝山日軍123師團司令部掛起白旗為標誌,宣布日軍投降。

視頻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 相關視頻

銘記歷史警示未來—記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
歷史的見證(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