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如意寺 (神戶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如意寺

圖片來自minnalink

如意寺日語:にょいじ)是位於兵庫縣神戶市西區櫨谷町谷口的天台宗佛寺。山號是比金山(日語:ひきんさん),祭祀的本尊是地藏菩薩

歷史

根據《如意寺舊記》,在大化元年(645年)法道仙人因受到多聞天的教化,在的木頭刻上地藏菩薩和毘沙門天[1],並開始祭祀,為寺廟起源。大化5年(649年),則成為孝德天皇勅願寺,成為「三級塔一宇鐘樓堂二階樓門二箇鎮守其外僧院廿四坊」的大規模堂塔伽藍,並在仁壽元年(851年)由圓仁建立了文殊堂。雖然曾經歷過荒廢,諸寺廟建築傾頹、暴露雨曬的情況,但在正暦年間(990-995年)由願西尼(安養尼)中興。

傳說法道是天竺飛來的仙人,兵庫縣南部一帶散布有傳說是法道開基的寺院。但是,此寺應該不是在法道草創傳承的範圍。在貞應三年(1224年)的〈延暦寺政所下文案〉中記載是由願西聖人所建立,寺域有遍及東西16町南北12町。另一方面,有關如意寺的最早文獻是仁平2年(1152年),輔以挖掘調查所見,實際的創建年代可能是在12世紀中葉。

貞應2年(1223年)廢除了國役,在南北朝時代興建了三重塔,室町後期建立了文殊堂。天文8年(1539年),因為火災本堂、諸樓、法器皆被燒毀。此時期的院主一條院泉範立下修繕本堂的大願招募香油錢,「經過道俗男女八萬四千人五年的大願成就」。寛文7年(1667年)成為東叡山寬永寺的末寺,到江戶時代還有12坊院和朱印地43石餘、年貢地80石餘,境內被認為有遍及山林東西16町南北12町的範圍。

寺廟配置

本堂因老朽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完全解體,只保留了礎石。最初創建的本堂和常行三昧堂(現在的阿彌陀堂)是二堂式的法界寺型伽藍配置。或是有另一說法,從本堂遺跡東邊所在的三重塔的前身法華堂起,向西所加建的常行堂、南邊文殊堂的配置,推測是10世紀的願西尼所創建的天台宗寺院的早期遺構。

現在殘留的阿彌陀堂、三重塔、文殊堂,3棟被指訂為國家重要文化財。山門則是在離寺廟伽藍配置較遠的位置獨立存在,從此可顯示過往寺院地域領域的廣大。山門內則安放有鎌倉時代所作的塑像金剛力士(仁王)像2尊(阿形・吽形)。

影片

ぶらり #63 【神戸市西區】如意寺

參考文獻

  1. 別的傳說是地藏菩薩和多聞天。「播州明石郡比金山如意寺縁起」(『神戸市文獻史料 第2巻』神戸市教育委員會、1789年)によ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