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楊邃庵閣老塞上曲太平天子未忘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奉和楊邃庵閣老塞上曲太平天子未忘危》是一首古代詩歌,詩歌從時間角度分為古代詩歌和現(當)代詩歌,從格律[1]角度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中國古代詩歌以抒情詩為主,兼有部分敘事詩。中國古詩從發展源流角度又可分為詩、詞、曲三種。
中國的古代詩歌,一般稱作舊詩,是指用文言文和傳統格律創作的詩,是廣義的中國古代詩歌,可以包括各種中國古代的韻文。如賦、詞、曲等,狹義則僅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是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古代詩歌多是文人墨客,通過詩歌寫作吟唱表現心中的思緒。
“ |
太平天子未忘危,戰將謀臣厭出師。 不有匈奴頻犯塞,廉頗那起漢文思。 |
” |
— [明代]孟洋 |
新詩與舊詩區別
(一)舊詩是民族的傳統的,新詩是開放的國際的。新詩是「舶來品」,在新詩的啟蒙、成長與發展中,受外國詩歌影響極大,自主性原創性差一些。而舊詩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是中國語言文化藝術的嫡傳正宗。
(二)舊詩是文字的藝術,新詩是思想的徜徉。中國傳統詩詞[2]在文字使用上推崇精準洗鍊,始終不廢練字法,常常一字即可出彩。新詩則不講究,看重的是思想的雕刻融塑,追求意識上的曲張伸縮,蒙太奇。
(三)舊詩講究聲韻之律,新詩追求語言自由。舊體詩格律的抑揚頓挫與和聲壓韻,使古代詩歌本身就自帶聲樂,讀之朗朗上口。新詩則不然,沒有任何聲格韻律的限制,可以天馬行空天地遨遊。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個古典詩歌的情節,舊體詩在文化圈雖不是詩歌的主流,然而它的地位是不可能被新詩替代的。
參考文獻
- ↑ 絕句律詩格律【寶典】 ,豆丁網,2016-01-24
- ↑ 中國傳統文化 | 詩詞歌賦的藝術 ,搜狐,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