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和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和縣別名細陽,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隸屬於阜陽市,曾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綠化模範縣等稱號。

太和縣屬溫帶季風氣候,土地肥沃,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紅芋等為主,經濟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煙葉、薄荷、中藥材等見長,尤其是薄荷,素有「亞洲薄荷在中國,中國薄荷在太和」的美譽。太和縣境內有石油、硝、砂、陶土等礦產資源,有鏡湖公園太和溫泉度假村櫻桃園等景點。太和縣境內有太和北(普快火車站)和太和東(高鐵)兩個客運鐵路交通站,交通便利。[1]

歷史沿革

太和,古為豫州之域。

春秋時期屬宋國,名鹿上,又名邢丘、廩丘,宋國曾與齊國、楚國在此會盟,稱為鹿上之盟。

戰國時期屬魏國,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後歸楚國。

秦統一後,置新陽縣,屬潁川郡。

西漢置細陽、樂昌、新妻宋,並屬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陰侯夏侯嬰細陽千戶。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趙王張敖子壽為樂昌侯。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為樂昌侯。

東漢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陳彭子陳遵為細陽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軍功封郭亮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後宋公於新妻。

三國時屬魏,廢宋公國為宋縣,景初二年(238年),隸屬譙郡。

西晉廢細陽。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將宋縣改屬汝陰郡。宋、齊屬西汝陰郡。

北魏太和間(477年―499年),廢宋縣。梁置陳留縣。

隋改陳留為潁陽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潁陽,併入汝陰(今阜陽),境內置百尺鎮(今原牆)。

宋開寶六年(973年)於汝陰縣百尺鎮置萬壽縣,屬潁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縣,移縣治於沙河北岸(今舊縣鎮)。紹興末陷於金。金亡,復歸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潁州。大德八年(1304年),復置縣,改「泰」為「太」,縣治遷於今地,屬潁州,後屬汝寧府。

明屬南京鳳陽府潁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屬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潁州升府,復改屬潁州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潁州府,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屬淮泗道,後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縣境北部屬鹿毫太縣,東北部屬阜北縣。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縣。1949年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1951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59年1月與界首合為首太縣。同年4月恢復太和縣。

2018年,太和縣充分挖掘農商大軍、教育強縣、民間資本雄厚的多重優勢,通過培育新型主體、優化區域布局、推動政策扶持、強化服務保障、搭建創業平台等多種措施,鼓勵外出人員利用自己的經驗、技術和資金返鄉創業。近5年來,全縣新增各類經濟實體3.5萬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近2億元,新增實名就業8.5萬人。因此被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認定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試點縣」。[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初年實行區保制,太和縣分區(順號取積名)、97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實行區、鄉、保、甲制,全縣設3個區、34鄉(鎮)、478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調整區劃,並34鄉(鎮)為30鄉(鎮),計有:細陽鎮、趙寺鄉、望高鄉、關集鄉、三塔鄉、竹園湖鄉、龍李鄉、光蘆鄉、龍台鄉、胡集鄉、黑虎鄉、齊橋鄉、大黃鄉、高廟鄉、舊縣鄉、陳李鄉、磚橋鄉、亮集鄉、稅鋪鎮、界首鎮。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改用區、鄉、行政村制,設10區、139鄉。10區是:城關、茨谷、李興、稅黃、板黃、趙廟、洪山、光武、大新、原牆。

1950年3月增設雙浮鄉,5月增設關集區,由阜陽劃入宮集區及長春區的趙李、王營、草李、長春4鄉。

1952年7月撤稅黃區,增設稅鎮、大黃、長春、三塔、清淺、倪邱、舊縣等區,至此太和縣設19區。

1953年8月,將光武、蘆村、大黃、亮集等區、鄉劃入界首縣。

1956年,太和縣並為9區、1鎮(城關鎮)、64鄉。1957年3月撤區並鄉,將太和縣64鄉並為45鄉。1958年元月,被撤區全部恢復。

1958年9月,改太和縣9區1鎮45鄉為11個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設洪山公社。太和縣設李興、原牆、大新、倪邱、雙浮、關集、宮集、墳台、趙廟、舊縣、城關、洪山12個公社。

1961年8月,縮小農村人民公社規模,將太和縣12個公社改為12區,成立71個公社。

1969年3月撤區並社,太和縣成立20個公社。至此太和縣設33個公社。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復區制,太和縣設13區(鎮)。同年12月增設宮集區、蔡廟區。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5年,太和縣為15區(鎮)、75鄉、5個鄉級鎮。

1986年5月,增設區轄皮條孫鎮。至此,太和縣共有15個區(鎮),75個鄉,5個鄉級鎮,3個街道。1992年,太和縣撤銷15個區(鎮)及所轄鄉(鎮),重新設置縣轄20個鎮和11個鄉。1994年,縣經濟開發區改為安徽太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8年1月,桑營撤鄉設鎮。9月,五星撤鄉設鎮。1999年12月,高廟撤鄉設鎮。2001年10月,雙廟、阮橋分別撤鄉設鎮。2003年3月,大廟撤鄉設鎮。2006年9月,開展村級區劃調整工作。太和縣村級組織由804個(行政村787個,社區17個)調整為311個,其中行政村292個,社區19個。2007年增設社區1個,2008年增加行政村2個。至此,太和縣共有村級組織314個。

區劃現狀

截至2016年,太和縣轄29個鎮:城關鎮舊縣鎮稅鎮鎮皮條孫鎮原牆鎮倪邱鎮李興鎮大新鎮肖口鎮關集鎮三塔鎮雙浮鎮蔡廟鎮三堂鎮苗老集鎮趙廟鎮宮集鎮墳台鎮洪山鎮清淺鎮五星鎮高廟鎮桑營鎮大廟集鎮胡總鎮郭廟鎮二郎鎮阮橋鎮雙廟鎮,2個鄉:趙集鄉、馬集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太和經濟開發區。太和縣政府駐城關鎮。[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東臨渦陽、利辛,南抵阜陽,西接界首,西南與臨泉相接,北與亳州市譙城區為鄰,西北與河南省鄲城接壤。縣境介於東經115°25′―115°55′,北緯33°04′―33°35′之間,總面積1822平方千米。東南經鳳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經淮陽、西華去鄭州307千米。東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漢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縣境南北長52千米、東西寬60千米。

地質構造

太和縣境內地層0—40米深度內為全新統,40米以下為更新統。更新統上部,頂部岩性為青黃雜色亞粘土,顏色雜亂,較硬,干後堅實,切面光滑,有鐵錳質結核及鈣質結核,有裂隙,但發育不全。全新統分上、中、下3段。全新統下段頂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頂部為灰黑色、紫灰色亞粘土,緻密,干後堅硬,顆粒細膩,稍有滑感,裂隙不發育,含有較多地腐植質,可能為風化殼,此層是全新統下段的標誌層。單層厚度4—8米,部分地區10米以上,向東南較薄,只2米左右。中部變為灰黃色亞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為6—8米。一般層次多,沉積不穩定,多是薄層相間的粉、亞砂與亞粘土互層。分選較差,在亞砂土內多含有鈣質結核,是全新統與更新統的分界標誌層。

地形地貌

太和縣境處於淮北淤積平原之西北部,黃泛平原是地貌類型的主體,始於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來的黃河多次西泛濫淤積而成。境內地勢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東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萬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按地貌成因分類,可分為剝蝕堆積河間平原和最新泛濫帶。削蝕堆積河間平原廣泛分布在河間地區,由青黃雜色亞粘土構成,頂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風化殼,地表平坦,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傾。青黃雜色亞粘土明顯地遭受剝蝕,沿裂隙呈棱塊狀脫落,剝蝕脫落的亞粘土碎塊,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別處堆積起來。

氣候特徵

太和縣地處亞洲大陸東部,氣候按中國自然區劃分為東部季風暖溫帶半溫潤地區,又接近北亞熱帶氣候,實質是兩種氣候的緩衝區。其特點是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長。但因處在兩種氣候的緩衝區,天氣往往變化無常,低溫、連陰雨、旱、澇、冰雹、霜凍和大風等自然災害時有出現,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氣溫: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熱,平均27.9℃,年溫差27.2℃。1959年至1985年極端最高氣溫40.8℃。極端最低氣溫為-21.3℃,最高和最低溫差62.1℃。太和縣1959年至1985年的氣象記錄最低氣溫低於-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氣溫超過40℃的年份也有5年。[4]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禽類:雞、鵝、鴨、鴿、鵪鶉、鴛鴦、鵲、鴉、鷹、雁、鶯、燕、鳩、雀、布穀、子規、八哥、畫眉、百靈、野鴨、貓頭鷹、啄木鳥、雞鳴喳。

獸類:牛、馬、騾、驢、羊、豬、狗、兔、貓、貂、野兔、黃鼠狼、鼠。

魚類:鯉、鯽、鰱、鱔、鯰、鰍、鱖、暇、蟹、蚌、鱉、龜、蛙、螺。

蟲類:蜂、蠶、蠍、蛇、蟬、青蛙、蟾蜍、蚯蚓、土鱉蟲、蝴蝶、晴蜓、蜘蛛。

植物資源

穀類:小麥、大麥、蕎麥、黃豆、綠豆、蠶豆、小豆、豇豆、扁豆、玉米、高梁、稻、穀子、芝麻、油菜、紅芋。

蔬菜:韭菜、蔥、洋蔥、蔥蒜、蒜、芥菜、蔓菁、芫荽、蘿蔔、胡蘿蔔、白菜、烏白菜、菠菜、莧菜、山藥、金針菜、秦椒、芹菜、花子菜。萵苣、莓豆、豆角、黃瓜、菜瓜、酥瓜、南瓜、冬瓜、絲瓜、攪瓜、葫蘆、瓠子、茄子、蕃茄、荊芥、茴香、椿芽(著名特產)。

瓜果類:櫻桃(著名特產)、桃、杏、銀杏、李、梨、柿、棗、石榴、葡萄、蘋果、核桃、藕、菱、芡、甘蔗、花生、西瓜、甜瓜、葵等。

竹木類:竹、松、柏、槐、刺槐、楸、榆、桑、椿、楊、梧桐、泡桐、柳、楝、楮、黃楊、棠棣。

棉麻類:棉、苧麻、紅麻、黃麻。

藥類:薄荷、地黃、紫蘇、香附、車前子、益母、半夏、杏仁、皂角、茴香、花椒、地骨皮、青香子、蓖麻子、金銀花、茵陳、薏苡、栝樓、荊芥、菖蒲、蛇床子、地膚子、桃仁、桑白皮、香母榴、木瓜、扁竹、板蘭根、白芍、艾、桔梗。

花卉類:牡丹、芍藥、海棠、桂、梅、大麗菊、木香、丁香、玫瑰、玉蘭、菊、芙蓉、雞冠、鳳仙、碧桃、夾竹桃、迎春、美人蕉、芭蕉、仙人掌、木蘭、蘭。

野菜類:薺菜、銀銀菜、富富菜、狗尾菜、豆瓣棵、驢尾蒿、羊蹄棵、野蒜、水菠菜、馬齒莧、拉拉秧(幼苗可食)、燈籠棵。

礦產資源

太和縣境內有石油、硝、砂、陶土等礦產資源。[5]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77.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

民族

太和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滿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回族、金族等。

經濟

綜述

2018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7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28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95.6億元,增長12.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1.0:45.5:33.5調整為17.9:47:35.1。全年人均生產總值15358元,比上年增加1678元。

2018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4%。

第一產業

2018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5745公頃,比上年擴大176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836公頃,增加6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20公頃,增加5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0800公頃,擴大527公頃。

2018全年糧食產量94.6萬噸,比上年減少3萬噸。油料產量4502噸,下降2%。棉花產量331噸,增長37.9%。蔬菜產量37.2萬噸,增長5.2%。

2018全年肉類總產量83142噸,增長2.1%。禽蛋產量17623噸,增長4.6%。水產品產量11080噸,增長3.5%。

2018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不含農用運輸車)136.7萬千瓦,增長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0萬噸,下降1.1%。

第二產業

2018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9戶,比上年淨增44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9%。股份制企業增長13.7%,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6.7%,其他類型企業增長30%。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增長77.8%,醫藥製造業增長36.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7.9%,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增長25.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0.6%。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家具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金屬製品業增速分別為26.61%,77.8%,22.31%,33.44%,25.9%,36.23%,22.18%,27.3%,20.6%。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金屬製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分別下降3.2%,39.7%和25.7%。

20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0.2億元,增長31.2%。主營業務收入595.8億元,增長16.1%;實現利稅104.6億元,增長13.7%。

2018全年建築業增加值15.7億元,增長1.6%。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2%。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9.7億元,比上年增長6.4%。[2]

國內外貿易

201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5億元,增長14.4%。限額以上消費品110.7億元,增長13%。

2018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3億美元,增長8.8%。其中,出口2.6億美元,增長3.6%。

財政和金融

2018全年財政收入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7億元,增長11.2%。全部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19.3億元,增長4.8%;非稅收入8.4億元,增長29.3%。全年財政支出83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民生類支出69.1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的83.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0.9億元,增長14.3%;教育支出15.9億元,增長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4億元,增長8.6%;節能環保支出1.7億元,增長7.7%。

2018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28.8億元,比年初增加48.8億元,增長10.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02.4億元,增長9.4%;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34.5億元,增長17.1%。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90.1億元,比年初增加64.1億元,增長28.2%。[6]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末有高新技術企業33家,比上年淨增13家。全年專利申請量1669件,全年專利授權量723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太和縣有普通高校4所,當年招生1.0萬人,在校生3.6萬人,畢業生1.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1所,在校生11.0萬人。普通中學425所,在校生51.0萬人。其中,高中48所,在校生14.5萬人;初中377所,在校生36.5萬人。小學1361所,在校生76.7萬人。幼兒園1148所,在園兒童31.8萬人。

文化事業

2018年末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07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1。公共圖書館藏書量7.8萬冊。

體育事業

2018年全縣有大型體育場館2處,縣級全民健身廣場1個,鄉鎮級全民健身廣場27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個,全民健身晨晚練點21個。全年舉辦大型全民健身活動17次,參加活動人數23.5萬人。全年省級體育賽事金牌6枚、銀牌1枚、銅牌7枚的成績。發展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74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3名。全年福利彩票銷售額0.8億元;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1.2億元。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全縣有各類衛生機構196個。年末全縣有醫療機構床位7447張,衛生技術人員520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798人、註冊護士2411人。

勞動就業

2018年末全縣就業人員112.5萬人,比上年增加0.8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2%。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全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2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4.5萬人。

2018年末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63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3143人,農村五保供養7525人。

人民生活

2018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23元,同比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7元,增長10.1%。

資源環境

2018年末全縣有環境監測站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417公頃。當年造林面積528.6公頃,比上年增長24.3%。

安全生產

2018全年發生火災事故18起,直接經濟損失181萬元。發生交通事故112起,造成15人死亡,受傷137人,經濟損失83.7萬元。

郵電通信

2018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9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4億元,增長7.7%;電信業務總量1.5億元,增長12.8%。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2.1萬戶,比上年減少0.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19.6萬戶,比上年增加17.5萬戶。年末全縣計算機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31.5萬戶,比上年增加10.3萬戶。[7]

交通運輸

交通

京九鐵路、漯阜鐵路,境內建有三堂集站7個車站,其中客貨運站一座(三堂集站);105國道、308省道和界蚌高速公路、濟廣高速公路在太和縣內縱橫交織,潁河黃金大道經過太和縣40多千米,太和縣城距阜陽4C級機場和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僅37千米,形成了立體交通網絡。

陸路

京九鐵路商阜段系1984年定線,設計為國家一級鐵路。經過太和縣境內31.815千米,設計建3個車站,49座橋涵。1984年由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承建。漯阜鐵路界阜段是1986年元月由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勘測設計的二級鐵路。太和縣境內全長33.32千米,設計稅鎮、舊縣、太和、界牌4個車站,大、小橋涵96座。

水路

太和縣境內河道能通航者只有茨河和沙潁河。西淝河在建國後已不通航,谷河已於50年代末斷航。茨河,屬坡水河,水勢平緩。抗日戰爭時期,沿河商業興隆的集鎮如清淺、倪邱、原牆等,每天停泊船隻在400隻以上。上可去蚌埠,下可通淮陰。太和縣內生產的小麥、黃豆多賴此水道運出,並靠它運進食鹽、煤油、布匹和日用雜貨。

截至2015年末,太和縣鐵路營運里程72千米,公路里程2100千米。

截至2016年末,太和縣有客運火車站2個。公路里程2323千米。

運輸

2018全年公路貨物運輸總量7176萬噸,比上年增長23.1%;旅客運輸總量672萬人次,下降11.8%。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182億噸公里,增長28.1%;旅客運輸周轉量5億人公里,下降7.7%。[8]

歷史文化

方言

太和縣地處華北平原的南部,方言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華北次方言,亦稱「下江官話」。另據安徽省1958年方言普查材料,將太和方言劃為「宿阜方言區」。它接近普通話,在語法、詞彙上與普通話基本一致。在語音上與普通話有一定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的調類、調值上,不具備地區性差別,構不成方言區。

群眾文藝

太和縣境內群眾文藝有音樂、舞蹈、雕塑、烙畫、印花、刺繡、工藝柳編、剪紙等。

嗩吶是居民喜愛的吹奏樂,流傳廣遠。工此藝者多為理髮工人,演出時五、六人為一班。樂器有嗩吶、笙、笛、銅鼓、梆子、鑼。傳統節目有諸宮調、官笛、百鳥朝鳳等。由於嗩吶本身曲調較少,又有較好的表現能力,所以還吹奏當地群眾喜愛的梆子戲、墜子戲和一些流行歌曲。嗩吶演出的機會為廟會、重大節日及民間嫁娶喪葬。據近年調查,全縣現有嗩吶班24個,演奏者100多人。

城關鎮有以打擊樂器組成的「鑼鼓棚」,節奏歡快雄壯,常於節日伴隨各種民間舞蹈演出。

舞蹈有竹馬、跑驢、小車、旱船、花挑、蛤蜊人、獅子、龍燈、大頭人、二仙摔跤,高翹、台哥、肘哥、花鼓燈、五里撅、12屬相等。縣城東關和界牌集的獅子舞比較著名,演員皆擅武功,表演的獅子能連竄5道方桌,能從疊起3張桌子上正翻、倒翻下來。縣城西關及李營的竹馬,跑驢表演精彩,演出時男騎馬女騎驢,穿插交錯,五彩紛呈。城南關的抬哥。每抬36人,台上是各種戲劇的人物造型,有《三娘教子》、《斷橋》、《回荊州》、《蘆花盪》等。

元宵節是民間舞蹈的演出節日,抗日戰爭以前,還在清明節城隍廟會演出。規模小的稱出「半會」,大的稱出「全會」。解放後出全會兩次,一是1949年3月歡送解放軍南下,一是慶祝建國十周年。

剪紙是一種民間傳統藝術,工此藝者多為婦女。舊時剪紙作品除常見窗花、鞋花、裙花外,還有金雞報曉、魚戲紅蓮、蝴蝶撲金瓜、劉海戲金蟾、觀音送子、歲寒三友等,其工具主要是剪。建國後此項藝術有新的發展,採用繪畫與刀刻相結合的手法,使剪紙藝術更加細膩和富有表現力,工此藝者多為男性。宮集區二郎一帶,常年從事剪紙活動的有十幾人,被譽為太和的剪紙之鄉,其代表人物是王家和,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並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西德等國。

戲劇

民國時期,太和縣境內戲劇團體有:縣衙梆子班、稅鎮星火梆子班、稅鎮墜子翁班(又名道情)、傅集梆子班、洪山梆子班、尚寨梆子班、三店梆子班、宮集梆子班、良店梆子班(短暫)、李閣梆子班(起止不詳)等。

建國後,境內劇團有:太和縣人民梆劇團1952年5月成立,演職員48人。

太和縣清音劇團成立於1958年,1965年併入縣梆劇團。清音是稀有劇種。傳為元末明初汝南僧人玄壇法師所創,其曲調委婉纏綿,清雅悠揚,故取名「清音」。清乾嘉時期,清音由阜陽傳入太和,至清末民初,清音在太和進入鼎盛時期,僅縣城附近就有清音會數班。清音的主曲調是「四句腔」,實際上是以每一個上下句作為一個基本樂段,不斷進行變化,循環往復,加上特有的終止式「煞板」,便構成一個完整的唱段。

太和縣曲劇團1958年成立,演職員28人,1959年10月,調為阜陽縣曲劇團。

曲藝

太和縣曲藝有大鼓、墜子、漁鼓、評書、小鐃子書、琴書等。1957年成立縣曲藝協會,1984年發證藝人有297人。大鼓、墜子常演節目有《包公案》、《劉公案》、《大紅袍》等。漁鼓節目比較短小,有《全家福》、《拉荊筢》、《白玉樓討飯》、《李三娘打水》等。評書多說講武俠傳奇。1964年以後,曲藝人學習了一些新節目,有《沙家浜》、《紅燈記》、《新兒女英雄傳》、《烈火金剛》等。

雜技

太和縣雜技以洪山雜技團和飛車走壁團比較有名。洪山雜技團成立於50年代,有演員20餘人。馬2匹,常演節目有馬戲、刀山、雜耍等。1979年掛名為太和縣雜技團。飛車走壁團組建於1982年,演職員20餘人,設備有大型鐵製球體,兩輛日本產摩托和10輛國產自行車。常演節目有自行車1—7人飛、交叉飛、上下翻飛。摩托車單人飛、雙人飛,360度大翻飛,屬驚險節目。

李興一帶有傳統耍猴,玩猴人攜狗帶猴,竄街游鄉,演出猴爬竿、猴竄圈,有時藉以招徠婦女兒童、賣針線、糖果等物。[9]

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

倪寬(?—前103年),西漢官員,字仲文,今安徽省太和縣倪邱鎮人。明嘉靖年間,後人為紀念倪寬「勤奮好學,為民寬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稱「鋤樓映月」。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東漢汝南細陽人。

呂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細陽人,是三國時期東吳勢力的將領,官至前將軍、揚州牧,追贈大司馬。

徐廣縉(1797年—1869年),字仲升,一字靖侯,安徽太和縣大新區徐寨人,清嘉慶年間進士,官至兩廣總督,加封太子太保。

現代名人

高警寒(1902年12月—1996年6月)男,舊縣鎮高小莊人。1932年12月至1940年,在南京中央大學工作。學校西遷重慶後,任中央大學本部事務組主任。1952年後,先後任雲南省工業廳工程師、石油化學工業廳工程師,1996年6月因病去世。

朱蔭桐(1904年9月—2001年9月)男,字葆華,曾用名朱保,太和縣舊縣集人。1929任「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簡稱「改組派」)安徽省改組派總部省幹部委員,1935年,被鐵道部派赴美國讀研究生,1940年回國,先後在國立西北工學院、西安動力學院動力系、西安交通大學動力系、陝西工業大學(今西安理工大學)等單位任職。2001年9月20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7歲。

徐子佩(1908年—2003年)男,稅鎮鎮漁池村人。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工作。解放後在河南省教育廳工作。1980年河南省科學院恢復,任科學院副院長,1981年任河南省科協主席、黨組書記。1983年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病逝,享年95歲。

韓振江(1914年8月—2005年8月)男,1914年8月出生,原牆鎮名利村人。1949年海南島戰役結束後,被任命為虎門要塞區副司令員。1969年底,任東海艦隊福建基地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5年8月15日,在杭州療養院逝世,享年91歲。

張峰(1922年12月—1997年12月)男,原名在嶺,雙浮集人。1950年10月21日,率部跨過參加抗美援朝。1964年6月,晉升為少將,9月任軍長。1969年9月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1975年8月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7月離職休養,獲獨立功勳榮譽章。1997年12月16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75歲。[10]

風景名勝

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公園主體為耿樓河道濕地,位於太和縣城周邊,延伸面積達20平方千米,濕地河流、溝渠、沼澤集中連片,相互連通,形成了相對完備的複合濕地系統,發揮着行洪、灌溉、航運、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生態功能。該濕地公園原有生態環境現保持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濕地周邊歷史遺蹟眾多,文化久遠,內涵豐富。太和沙潁河濕地公園正式被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太和文廟太和文廟與公園相鄰,文廟正門懸掛「太和元氣」四個大字的牌匾,門前的廣場就是文廟廣場。太和文廟位於安徽省太和縣城關鎮黌學街35號,占地面積4620平方米,折7畝,為元大德八年(1304年),達魯花赤李英創建。戰亂破損,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闊5間20米,進深10米,為單檐歇山頂,琉璃瓦面,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木構宮殿式建築,具有南北風格相結合的特徵,是木櫞架台梁大殿式建築,房頂琉璃瓦,屋脊有套獸,四角飛檐,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11]

榮譽記錄

2018年5月21日,太和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城市排名

2018年12月,太和縣入選2018年度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排名榜第22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