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津市寶坻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津市寶坻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組織機構。2021年12月21日,天津市寶坻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目錄

相關資訊

天津寶坻區:打造審批十分鐘服務圈,1小時通達京津冀中心地帶

今年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計劃新增市場主體500個、全力打造寶坻審批「10分鐘服務圈」、計劃到2025年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投資額爭取達到400億元以上……記者日前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寶坻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寶坻區緊緊扭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把握「協同發展」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充分利用自身在區位、交通、人文以及載體空間上的比較優勢,主動謀劃融入協同發展格局,各領域協同合作不斷深化。

打造「產城人景文」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寶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文山介紹,在平台方面,寶坻區要建好3個平台載體。堅持產業發展和載體功能提升「兩手抓、兩手硬」,牢牢牽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計劃到2025年,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投資額爭取達到400億元以上。

首先,要做大做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持續深化與中關村在科技服務、產業生態等方面的對接合作,吸引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入駐,打造「產城人景文」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其次,要提質擴容寶坻新城,重點發展餐飲、酒店、娛樂等優質生活服務業,滿足京津冀區域各層次消費需求。第三,要繁榮興旺京津新城,充分發揮地熱資源優勢,建立全時全季溫泉旅遊產業,提升帝景溫泉度假村等旅遊目的地品質,建設宜居宜業新城。

同時,寶坻區還將瞄準4個重點領域發力。一是着力推動製造業協同發展,加快打造更具韌性的製造業產業鏈,推動區域間同類產業加快集聚和上下游產業鏈延伸。二是建設高品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優質載體,做優京津地區「米袋子」「菜籃子」。三是推進文旅產業融合互動,以潮白河、生態村莊等特色本底資源為依託,建設商旅集聚片區、特色商業街區、旅遊帶和精品線路等。四是着力構建區域創新高地,促進成果轉化落地,讓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全力推動各領域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共享、高效利用。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計劃新增市場主體500個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是寶坻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顧子城介紹,經過近6年的發展,科技城已成為京津兩市重點合作項目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累計註冊市場主體1091家,落地實體企業101家,其中產業用地型企業多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1]企業。

2023年,科技城計劃新增市場主體500個,實體項目落地40個,儲備項目200個。在產業載體方面,科技城將推動中關村高端醫療產業園項目快速見效,推進研發配套設施等6個產業園建設,加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創新引領方面,依託「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加強與大學院所對接,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技術鏈、資金鍊的深度融合。完善相關配套方面,堅持以人聚產,圍繞「產城人景文」,加快南開中學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學校建設,引入商業綜合體等城市配套設施,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同時,深層次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做優做實幫辦代辦,探索「竣工即投產」前置審批服務改革,持續構建類中關村產業生態環境[2],打響「家文化」營商環境品牌。

下一步,科技城抓牢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寶坻「高鐵時代」的雙重歷史性機遇,深入實施「招商引資突破行動」,並在六個方面加大力度,以加快推進科技城高質量建設,深度融入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